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何可人

通城县隽水镇上坳小学 437400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能力的根源在于思维,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数学教学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学习 , 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些能力的提高将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处于心智发育的初期 , 虽然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弱,但也是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 使他们形成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其次,数学思维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此外,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问题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生活或有趣的故事情节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开学初学校要为同学们采购新的文具。已知铅笔每盒有 120 支,学校要采购 3 盒,橡皮每袋有 150 块,学校要采购 4 袋,问一共需要采购多少支铅笔和多少块橡皮 ? 采购的铅笔和橡皮总数是多少 ?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首先要思考如何计算铅笔和橡皮各自的数量,这就涉及到万以内数的乘法初步应用,进而再思考两者总数,要用到万以内数的加法。学生在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中,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尝试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 二) 注重知识理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通常只注重讲授课本上学习知识的内容,而较少地花费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难以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大胆质疑,不断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讲解“分数”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数的结构和运算规则,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再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利用数学逻辑思维中的推理和验证来解决所遇到的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还能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 三) 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知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以此创新数学实践活动。借助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活动目标,并以实践活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应用技能。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提前准备好圆柱与圆锥的石膏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石膏模型,并得出观察结果。教师还需要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建立关系,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验证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并总结前者与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以此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这样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 四)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举一反三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目标 ,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 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 ,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问题可以涉及实际生活、图形、图表、数学模型等不同领域 ,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另外,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数学课堂,并结合学生的真实学情,及时为学生调整培养方案,以此保障数学与课堂的顺利进行。通过数形结合、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能够加强学生的结构认知,并积极促进学生的数学逻辑与思维具的发展,同时又能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实现其数学思维的进阶。

参考文献:

[1] 马米洁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2024,(17):67-69.

[2] 蒋芳德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5):111-113.

[3] 杨贵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路径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6):138-141.

[4] 顾冬亚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析 [J].华夏教师,2024,(3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