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政治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路径研究

作者

邓新国

湖北省汉川市高级中学 432300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按照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进行编排。模块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便于教师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然而,这种模块划分也使得知识相对独立,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影响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因此,研究高中政治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的重要性

(一)符合学科特点与认知规律

政治学科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模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将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知识体系整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将不同模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对政治现象的全面认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适应高考改革要求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要求,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当前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单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忽视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各个模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内容碎片化

由于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缺乏对不同模块知识的整合和拓展。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状态,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模块化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不完善

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政治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的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整体意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强化整体意识是关键。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立足政治学科全局,全面考量各模块内容与要求,确保目标具有整体性。以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经济知识与原理,更要引导其探究经济现象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因素,为后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筑牢根基[1]。此外,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纳入教学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升学科素养。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梳理各模块内在联系,如经济生活里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与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紧密相关,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和其他模块相互渗透,以此将不同模块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完整体系。在教学实践里,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合理整合拓展。比如把经济生活中的消费、生产等环节,与政治生活中的国家政策、文化生活中的消费观念相融合,引导学生多角度剖析经济现象。此外,还可引入时事热点,搭建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构建思维导图也是有效手段,教师可让学生在每个模块学习后,依自身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呈现主要知识点及逻辑关系 [ ]。待所有模块学完,再引导学生整合各模块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记忆。

(三)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融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对促进知识融合意义重大。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提出综合性问题,如“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维度思考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调动不同模块知识,实现知识的融合运用,进而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同样关键,将学生分组完成政治学科相关项目或任务,像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撰写报告。小组合作时,学生分工协作,需运用多模块知识分析研究,这既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增强知识整合能力。情境教学法也颇具成效,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模拟联合国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政治生活[3]。在情境中,学生要运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沉浸式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协同发力,可有效促进高中政治知识的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四)完善教学评价,关注体系构建

在高中政治教学里,完善教学评价、关注知识体系构建至关重要。评价方式应多元化,除考试成绩外,还需考量学生学习过程、知识体系构建及综合能力发展。可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小组讨论参与积极性、项目研究成果等多维度综合评价学生,全面了解其学习状况。评价过程中,要着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等能力进行考查。可设计开放性试题,检验学生运用不同模块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推动知识融合与体系构建。此外,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不可或缺,让学生清晰知晓自身优势与短板。教师要针对学生问题,给出具体指导和建议,助力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政治学科素养。

四、结论

高中政治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模块化教学与知识体系整合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整合路径。通过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学科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和整合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海英 . 试析高中政治模块的生活化教学 [J]. 考试周刊 ,2015, (56): 112.

[2] 蔡昱 . 高中政治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与实践 [J]. 上海教育 ,2014, (Z1): 96.

[3] 黄绍森 . 高中政治模块教学生活化的构建 [J]. 基础教育研究 , 2008, (10):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