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测摸清学情“脉” 靶向开启复习“航”
王秀丹
天台县石梁学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去上好复习课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复习真正恰到好处,帮助学生精准的查漏补缺,促进提升呢?在经历多次的教学实践后,笔者认为复习课教学要实现精准教学,可以按照“测、理、联、练、拓”五步走模式进行复习,利用好这五步走模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精准定位学情,进行靶向复习,提高我们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一、基于前测明学情,断舍离中定目标。
测,即前测。何为前测?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前做的测试。利用好前测单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定位学情,定好教学目标。从而更精准的去设计复习课教学,引导学生沟通求联,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进而全面提升。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简单意义的机械式复习,让有效复习真正发生,让高段数学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
【前测一分析】
在五上《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我课前设计了导学材料,包括前测单,整理卡,好题推荐卡。然后对本县两个学校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以下是收集上来的整理卡情况:
xx 学校五(2)班总人数 44 人,比较完整表述本单元知识点的有 38 人,占比86.36% ,xx 小学五(1)班总人数 42 人,比较完整表述本单元知识点的有 35 人,占比83.33% 。
从收集上来的整理卡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把本单元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画图或文字描述,进行书面表达,能罗列出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但是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关于图形面积之间关系的知识框架图,说明学生沟通联系的能力相对较弱。
【应对措施】
基于这样的学情,因此我在定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重心放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方法,沟通各图形面积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前测二分析】

接受前测的几个班级收集上来的数据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大体情况是差不多的。学生对于公式的简单运用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利用图形关系解决面积问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的沟通、抽象、联想能力较弱。
【应对措施】
基于前测反馈,对本节复习课进行了四元分析,即: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四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将整节课教学的侧重点定在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难点定为梳理图形间的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题。
二、梳理交流悟方法,四基四能两手抓。
复习课,我们除了复习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复习的方法,获得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这两次前测过程中,学生在整理卡呈现的时候,方法各有不同。
【案例分析】
对学生梳理知识方法又进行了数据统计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其实都很棒,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整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用图示法表达图形之间关系的比较少。
【应对措施】
基于这样的学情,第二个环节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梳理的方法,在自主梳理合作交流中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紧抓学生的四基四能,使教学更加精准。而且对于高段的孩子来说,精准掌握学习方法胜过盲目刷题千遍。而且通过借鉴同伴之间优秀的梳理知识的方法,能让以后的梳理更有方向,让梳理知识真正成为帮助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沟通整合中求联,对比思考中明晰。
前测能够如实地反馈学生知识点地薄弱处,基于学情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挑选设计学材,在对比沟通中攻克难点。
【案例分析】
在前测中,我们了解到了学生在图形之间关系这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利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不是很高。因此,课堂中需要重点沟通整合这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于是我通过一组等底等高的图形,创设图形面积联系丰富的学材,如下图:

在这 4 个图形中,我们可以找到相等关系,2 倍关系很多对。在学生自主发现他们之间联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梳理这几个图形2 倍关系的情况。
师:“要使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三角形可以怎么变化?”以此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积极探寻,发现两种途径。再通过flash 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沟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之间底的联系,感悟梯形面积计算方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深化知识融通,发散学生思维,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四、数据定位明漏缺,精准靶向破难点。
查漏补缺是精准教学的关键。由于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精准突破掌握最难的知识点,根据前测题答题情况,分层次分策略精准靶向复习。
【案例分析】
在《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中,我们对4 道前测题每一题的错误原因归类分析。分情况、不同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正确率相对较高的题目类型,我们充分发挥班级优等生的力量,让正确的孩子上台分析讲解。对于面积公式需要逆向思维能力较差的类型,则是先群体找错因,再动态复习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对于前测中错误较多的利用图形之间关系解决问题以及利用割补转化思想求面积的题目,可以先直接一起先梳理解答思路,重点分析利用图形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呈现学生正确的解答,然后让学生订正,然后从学生推荐的好题中找出相类似的题巩固。
像这样根据前测进行查漏补缺,突破难点,进而进行相关的练习,及时巩固,使复习更有针对性,达到精准教学的目标。而且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分析与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
五、变式拓展中促思,精准复习促提升。
对于小学高段数学的复习课而言,拓展提升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学生学习的学材我们可以有以下两种途径呈现:一种是根据学情教师推荐,设计拓展练习题;还可以是学生好题推荐或者说是难题推荐。
【案例分析】
在《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巩固拓展环节,我依据学生推荐的好题,有选择性地进行分层分类的题组练习。在不断的变式与拓展中,引导学生从对一题的思考到一类题的思考,例如下面的变式:
第一层次:有一块果园的形状如图所示,三种水果一共种植多少平方米?

每种变式都有多种方法可以解答,在鼓励方法多样化的前提上,再进行方法的优化,使学生不仅掌握这一题,更是能摸透这类题的解答技巧。
第二层次:

通过以上这样的分层练习设计教学环节,一方面通过知识的融通和跨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间的联系、重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变式,引导学生从一题的解答到一类题的解答,进一步沟通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拓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素养。
通过这样模式的教学(如下图所示),我们的学生在自主梳理中求联、在比较对比中思考、在变式拓展中提升,从而达到了精准复习的目标。

总之,要怎么样让小学高段的数学复习更精准是任重道远的,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要一直研究下去的。在高段复习课教学中,如能采取上图这样精准复习课模式,基于前测,数据定位学情,我相信肯定可以使我们的高段复习课复习更加精准,补缺更及时,学生既是学材的创造者,也是学习学材的参与者,再加上方法的引导和感悟,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源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英英 戴银杏 . 基于前测 构建复习课——以“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为例 [J]. 教学月刊 ,2017(05):56-59.
[2] 刘雪玲 .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浅析——以“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为例 [J]. 试题与研究 ,2020(02):56-59.
[3] 邱士育 . 精准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数学探究 ,2020(08):61-62.
[4] 倪婷 . 基于前测的小学数学概念精准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平均数”教学为例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5(02):64-66.
[5] 王小权 . 翻转复习 共学悟法— —“‘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导学设计及实践 . 教学月刊 .2019(01):34-36.
王秀丹(1990.07),女,汉族,浙江天台人,大学本科,职称:一级教师,职务:天台县石梁学校教科处主任,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精准教学 单位省市: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