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新技术的应用

作者

吴璇

广东雄博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37

1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复杂性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多个专业范畴。各专业之间需要开展紧密的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施工阶段,电气线路的敷设需要与建筑结构施工相互配合,以避免产生冲突。此外,住宅建筑的功能需求正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除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可能涉及智能化系统、环保设施等,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

1.2 流动性

施工团队通常需要在不同建筑工地之间进行流动作业。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适应多样化的施工环境与条件,其中包括不同的地质状况、气候因素等。例如,在北方地区进行施工时,冬季的低温会对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特定的保温措施;而在南方地区,雨季施工则需要重点关注防雨和排水,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此外,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也相对较高,这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和培训机制。

1.3 长期性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在此期间,该工程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资金的到位情况、材料的供应状况、政策法规的变动等。一个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竣工。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市场环境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变化,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调整,以满足新的要求。同时,长时间的施工也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协调工作。

2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1 新型防水技术的应用

于现代住宅建筑建设领域,防水工程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要素。传统防水技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存在材料老化、结构开裂等显著问题,极易导致屋面、卫生间、地下室等重点区域出现渗漏情况,直接对住宅的使用功能以及居民的居住质量产生影响。新型防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具备可行性的技术途径。举例而言,高分子防水卷材凭借其优异的耐候性、拉伸强度和抗穿刺性能,逐渐成为屋面防水的首选材料。此类卷材施工便利,可借助热熔法或自粘法与基层达成牢固粘结,进而构建连续且完整的防水层,能够切实阻隔雨水的渗透。此外,水性防水涂料具有环保、无毒、施工简易等优点,适用于卫生间、厨房等室内潮湿环境的防水作业。该涂料可在潮湿基层上开展施工,干燥后形成的涂膜具备良好的弹性与粘结性,能够适应基层的形变,从而避免裂缝的出现。

2.2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可谓现代住宅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革新。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存在现场作业量巨大、施工周期漫长、易受天气等自然因素严重影响等缺陷,且施工质量难以实现有效管控。与之相异,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模式。预制构件在工厂的标准化生产线上制作,能够保证构件的质量与精度。以预制的墙体、楼板、楼梯等构件为例,借助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其尺寸偏差能够控制在极小区间内,从而大幅提升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于施工现场,借助高效吊装设备的运用以及科学组装工艺的实施,能够快速推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此举措不仅能够切实缩短工程工期,减少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并降低其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方面的风险。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够显著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工作量,有效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充分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2.3 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技术于现代住宅建筑领域获得了愈发广泛的应用。智能建筑技术融合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为居民营造更为安全、舒适且便捷的居住环境。在安全维度,智能安防系统借助安装于住宅内外的摄像头、门禁系统、报警装置等设施,达成对住宅的全方位监控与安全防护。居民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查看家中的实时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形,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在舒适性层面,智能家居系统可达成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控。举例而言,智能空调系统能够依据室内外环境温度自动变更运行模式,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智能照明系统可按照不同的场景要求,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与色彩。在便捷性方面,智能物业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服务。居民能够借助手机应用程序实现水电费缴纳、报修、投诉等功能,物业公司亦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掌握居民需求并予以处理。

2.4 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节能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绿色节能技术旨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居民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围护结构方面,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能够有效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例如,外墙保温系统采用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可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导,降低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具备高性能的门窗选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等材料,具备优良的隔热、隔音以及密封性能,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节能成效。在能源利用层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地源热泵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部分电力需求。此类清洁能源的运用不仅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还减少了碳排放。地源热泵技术则借助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施供热与制冷,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特性。其借助地下埋管换热器与土壤开展热量交换,达成建筑物的冷暖供应,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节能幅度达 30%-40% 。在水资源利用层面,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技术可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雨水收集系统对屋面及地面的雨水予以收集,经处理后应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水场景。中水回用技术则是将建筑物内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冲厕、洗车等,降低了对新鲜水资源的消耗。

3 结语

对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新技术应用的研究,揭示了当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伴随技术的持续革新,施工进程正朝着更为高效、环保且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为居民营造了更为优良的居住环境。未来,施工单位需进一步强化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同时重视施工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此外,相关政策的扶持与行业标准的完善亦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保障,助力现代住宅建筑行业达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辉,赵荣慧 . 房屋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策略探讨 [J]. 中华建设,2025,(07):32-34.

[2] 崔坤伟,刘俊伟,卢文龙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困难与对策 [J]. 城市开发,2025,(03):126-128.

[3] 王登伟 . 现代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新技术的应用 [J].居舍,2024,(08):59-62.

[4] 叶德英 .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探析[J]. 居舍,2023,(10):6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