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朱晨曦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学高 2201 班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引言:
幼儿语言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领域,对幼儿未来成长意义重大。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需遵循科学原则以引导幼儿有效学习语言。同时,为提升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成为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并详细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创设沉浸式语言游戏情境和设计阶梯式互动语言游戏等方面,为幼儿语言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
幼儿语言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教师应奉行自然习得的原则,结合前沿教学思想理念,引导幼儿通过日常对话、唱儿歌等方式接触和学习语言;其次,每一位幼儿的语言发展速度和方式存在差异,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需奉行个体差异性原则,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对幼儿的精准教育指导;教师还应当奉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发音、词汇积累到句子构造、语法理解,再到复杂语言表达与交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逐步深入和拓展,家长和教育者需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阶段提供适合其水平的语言材料和活动,逐步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此外还需遵循互动性原则,即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家长和教育者应当积极为幼儿提供语言互动的环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应,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应用
(一)(创设沉浸式语言游戏情境,激活表达欲望
1. 情境构建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创设沉浸式的语言游戏情境以带动幼儿深入全面学习,其中游戏场景作为沉浸式语言游戏情境的基础,需与幼儿日常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相连,以吸引其注意力,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从而更愿意参与到游戏中,为后续语言表达奠定基础;紧接着,需构建连贯的故事脉络,在有了场景之后,要围绕这个场景编制一个完整且逻辑清晰的故事脉络线索,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游戏中的各个环节串接起来,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通过这种连贯性让他们更有代入感,进而激发其用语言描述和推动故事发展的欲望。
例如,教师将教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场景,货架上摆放着贴有标签的玩具水果、蔬菜及仿真收银机,这样的布置既与幼儿日常跟随家长购物的经历相连,又能通过色彩鲜艳的标签和仿真道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一进入区域就产生亲近感;紧接着,教师围绕“周末家庭购物”主题构建故事脉络,为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印有简笔画的“购物清单”,清单上依次画着苹果、牛奶、面包等物品,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寻找商品—询问价格—结账付款”等环节串接起来,使幼儿在游戏中清晰知道自己要根据清单寻找物品、与“收银员”交流,通过这种连贯的故事设定,让他们迅速代入“小顾客”角色,进而激发用语言描述商品特征、推动购物流程的欲望。
2. 互动交流节点
教师需设置互动交流节点,在故事脉络中巧妙设置多个互动交流环节,就像游戏中的关卡,幼儿需在此与同伴或引导者进行语言交流才能顺利通过,基于这些节点,幼儿会意识到语言在游戏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而主动开口表达想法和需求,以推动游戏进程。
例如,在“寻找商品”环节,教师在货架间设置互动节点,比如将“苹果”摆放在较高位置,幼儿需向“店员”教师提问才能获取,当幼儿指着货架露出困惑表情时,教师引导:“如果想拿到苹果,你需要告诉老师‘我想要红色的苹果,它在哪里’哦!”这就像游戏中的关键关卡,幼儿必须用完整句子表达需求才能“通关”;在“结账付款”环节,教师扮演收银员,故意拿出与清单不符的物品,如递给幼儿一瓶“果汁”
而非清单上的“牛奶”,并询问:“你看看这是不是你清单上的东西呀?要说清楚它的名字和特征哦!”基于这些互动节点,幼儿逐渐意识到语言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于是主动开口表达,有的幼儿指着牛奶盒说:“我要的是白色的牛奶,上面有小牛图案!”有的幼儿则对比清单图片说:“清单上的面包是三角形的,不是圆形的!”
3. 积极反馈的氛围
教师还需要营造积极反馈的氛围,当幼儿在互动交流节点表达后,给予他们积极反馈,无论是语言上的表扬还是表情动作上的鼓励,都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表达得到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活继续表达的欲望。
(二)设计阶梯式互动语言游戏,建构语言体系
1. 评估
在幼儿园语言发展领域,游戏化教学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其中设计阶梯式互动语言游戏、建构语言体系是重中之重,教师需精准评估幼儿现有语言水平,作为设计阶梯式互动语言游戏的第一步,只有清楚了解幼儿当前的语言能力,如掌握的词汇量、句子的复杂程度、表达的流畅性,才能确定游戏设计的起点,确保后续游戏内容既不过于简单让幼儿感到无趣,也不会太难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为构建语言体系调整初始位置。
2. 设计
紧接着需要依据评估结果划分语言发展阶段,将幼儿语言发展划分为基础词汇积累阶段、简单句子表达阶段、复杂语句运用阶段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语言发展目标和重点,基于此可让游戏设计更具针对性,如同搭建楼梯,每一级台阶对应不同的语言能力提升目标,为幼儿逐步构建语言体系搭建框架。
3. 互动游戏环节
之后,需针对每个语言发展阶段设计对应的互动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在该阶段进行相应的语言练习,例如在基础词汇积累阶段,游戏环节可侧重于让幼儿接触、记忆新词汇,在简单句子表达阶段,游戏环节则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词汇组词造句,使幼儿在游戏中逐步提升语言能力,沿着阶梯向上攀登。
4. 衔接机制
最后,还需构建游戏环节之间的衔接机制,让每个游戏环节并非孤立存在,使上一个游戏环节的成果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基础,例如幼儿在词汇积累阶段通过游戏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后,在简单句子表达阶段的游戏中即可直接运用这些词汇来组成句子,基于这种衔接机制,幼儿的语言学习得以连贯,避免出现断层,有助于其系统建构语言体系。
结束语
总体来说,通过对幼儿语言发展原则及游戏化教学应用的研究,我们认识到遵循科学原则和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在游戏化教学中,创设沉浸式情境能激活幼儿表达欲望,设计阶梯式互动游戏则有助于建构幼儿语言体系。教师应将这些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营造积极互动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然、有效地提升语言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丽 .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J]. 教育界 , 2024, (05): 110-112.
[2] 汪梅花 .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J]. 智力 ,2022, (30): 192-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