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张娅霖
湖南省娄底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417000
引言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标准,对全面从严治党产生了积极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在“三农”工作中居于首位,事关国家全局。机关单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政策的精准性。本课题对于科学指导乡村振兴、推进作风建设与乡村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工作的必要性与价值
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 年出台以来,已成为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更成为推动基层作风建设的核心引擎。在 2025 年全国两会后至 7 月开展的全党性学习教育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再次被置于突出位置,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作风建设的现实指引。一方面,能够有效遏制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促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领域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执行力,树立良好形象,为乡村振兴汇聚各方力量。从长远看,这种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1]。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强化组织领导机制
近年来,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涉及多个领域、多部门协作,部分工作因领导责任不清、协调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同时,为确保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好乡村振兴工作。在此背景下,成立了以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决策部署、监督指导等核心职责,在政策落实、任务推进、沟通协调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分工。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作风建设、群众反馈意见等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节点和责任到人。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要定点联系 1~2 个村,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驻村调研指导,采取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带头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
(二)完善教育宣传机制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部分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理解不够、贯彻不到位,容易出现形式主义、违规操作等问题。再加上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此,需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必修课程,每年组织不少于 40 学时,邀请党校专家、纪检干部作专题讲座,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研讨,使职工对制度的内涵和现实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利用单位内部刊物,每月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八项规定精神、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在办公区域、乡村振兴项目现场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相关内容;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制作并发布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图文信息,大力宣传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人人都能学习、主动践行。
(三)健全制度建设机制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诸多领域,工作流程复杂、资金占用量大、人员管理复杂,现有制度运行中暴露出诸多弊端与不足。为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有序,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将其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资金使用、人员管理等制度。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申报阶段,应明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要求、审批流程及时限;在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执行预算、审批、拨付、审计等制度。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分工;健全责任制度,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工作纪律的,不论是否造成实际损失,一律严肃处理。
(四)优化监督考核机制
乡村振兴项目投资数额大,社会关注度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违规招投标、挪用资金、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群众满意度参差不齐。建立由单位纪检机关、上级主管部门、第三方审计机构、村民代表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定期开展联合督查,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招投标、施工、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与监督,建立项目台账,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及资金流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如有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群众满意度等,并给予不同的权重[3]。
(五)加强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目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些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转变作风和提高能力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深入开展作风整顿,组织专题学习,召开警示教育会议,对干部进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建立作风问题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干部作风问题,一经查实,严肃查处,形成震慑。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定期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开展岗位练兵,通过实地调研和工程实践锻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交流交流制度,让干部到不同岗位历练,开阔眼界,建设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结束语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是一项系统、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从组织、资金、信息化、法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才能有效推动事业单位深化作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效能。这对当前的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振兴都有重大意义。未来,要根据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变化,不断健全和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实到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郝志臻 . 以作风建设为引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N]. 海东日报 ,2025-06-06(002).
[2] 倪敏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N]. 海东日报 ,2025-06-04(002).
[3] 杨健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社会风险治理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