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赋能,让党媒更出彩

作者

董一鸣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内蒙古 1374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党媒的发展既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地方党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努力探索让党媒更出彩的有效路径,在服务地方发展、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群众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的发展实践,对于推动党媒在融媒体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历程与定位

的成立是兴安盟媒体融合改革的重要成果。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兴安盟委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成立媒体融合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改革事项。2023 年12 月 12 日,正式揭牌成立,整合了兴安日报社、兴安广播电视台的传媒资源,标志着兴安盟盟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确立了“打造舆论引导主阵地、新闻宣传新高地、政务服务新窗口、便民利民新载体、文创产业新平台”的发展定位。构建了“报、台、端、微、网、屏”六位一体的“岭上兴安”传播矩阵,以“岭上兴安”移动客户端为重点,借助“草原云”等媒体平台,全力做大做强 2 报、3 频道、4 频率、2 网、2 端、3 微、7 号全媒体传播平台,推动媒体主力军全面向主阵地转移。在机构运行上,按照“机构一体化运行、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全域一体化融通”的目标,重置内设机构,重组采编队伍,重构媒体矩阵,重塑全媒体传播格局。

二、内容创新提质:贴进民生宣传力

深度报道与系列报道。在融媒体时代,虽然信息传播速度至关重要,但内容的深度依然是党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通过深度报道为受众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在报道地方经济发展时,不仅关注经济数据的增长,还深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对企业和就业的影响等。推出系列报道,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连续报道,形成报道的规模效应和影响力。如围绕兴安盟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出系列报道,涵盖特色农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让受众全面了解乡村振兴在兴安盟的生动实践。

贴近群众生活的民生报道。加大民生报道力度,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通过实地采访、跟踪报道等方式,及时反映群众的诉求和困难,推动问题的解决。报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时,记者深入小区,采访居民对改造的期望和意见,跟踪改造工程进度,报道改造后的成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媒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同时,挖掘民生新闻中的正能量故事,展现普通百姓在生活中的奋斗与担当,弘扬社会正气。

利用新媒体形式创新内容表达。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创新内容表达。制作短视频新闻,以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文字,快速传播新闻信息,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需求。推出 H5 互动新闻产品,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在重大节日或活动期间,制作 H5 互动页面,让受众通过点击、滑动等操作,深入了解相关内容,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渠道拓展:扩大党媒影响力

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全力构建“报、台、端、微、网、屏”六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新闻内容在不同平台的多元发布。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发挥深度报道和权威性的优势;广播、电视则利用即时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进行新闻的实时播报;移动客户端“岭上兴安”则突出便捷性和互动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用于快速传播新闻资讯,吸引年轻受众群体;网站作为信息的综合展示平台,提供全面的新闻内容;电子屏则在公共场所进行新闻的滚动播放,扩大传播范围。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新闻内容的全方位覆盖,让不同受众群体都能获取到党媒的信息。

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为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积极与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合作,对接入驻草原融媒、奔腾融媒等平台,不断做大媒体朋友圈。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将兴安盟的新闻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在合作过程中,注重内容的适配性,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内容在第三方平台的传播效果。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开展话题互动活动,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增强用户粘性和传播效果。

开展跨区域媒体联动。跨区域媒体联动是拓展传播渠道的重要方式。加强与其他地区媒体的合作,共同策划报道主题,共享新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周边盟市媒体联合开展生态保护报道,共同关注大兴安岭生态建设,通过不同地区媒体的视角,全面展示生态保护的成果和挑战。

四、人才培养:为党媒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融媒体时代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掌握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管理知识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岗位练兵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新媒体技术、新闻写作、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培训;选派优秀员工到先进媒体机构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在人才引进上,注重引进具有新媒体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为激发人才活力,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设立新闻作品奖励制度,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和采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员工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在绩效考核中,突出对新媒体业务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员工在新媒体平台的表现、创新成果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激发员工在融媒体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让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价值与媒体发展的双赢。

加强团队协作与融合意识培养。融媒体中心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与融合。注重加强团队协作与融合意识培养,打破传统媒体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重大报道任务中,组建跨部门的报道团队,包括记者、编辑、摄像、新媒体运营人员等,共同策划、采写、制作新闻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实践,为党媒如何更出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内容创新、传播渠道拓展、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提升了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发挥了党媒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党媒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心声;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党媒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只有这样,党媒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地方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