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商业领域中的亚美尼亚人
谭松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213
亚美尼亚民族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时就已经生活在亚美尼亚高原 , 在后来的一千多年历史中 , 亚美尼亚人多次受到异族的统治。十五世纪初期 , 亚美尼亚人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臣民。亚美尼亚人绝大多数属于基督教中的异端派别格列高利派。像犹太人一样 , 亚美尼亚人在历史上同样以擅长商业活动著称 , 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中最古老的商人。在奥斯曼帝国之前的时期 , 亚美尼亚商人就来往于波斯湾、印度洋、里海、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有许多亚美尼亚人离开故乡, 定居于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城市。例如在印度、安纳托利亚黑海北岸等以及其它地方产生了一系列的亚美尼亚人殖民地 , 他们通常最终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 但也创造了广阔的商业网。
1. 亚美尼亚人在商业领域的兴起
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下 , 亚美尼亚人大多数靠做仆人和小商人来维持生活 , 由于善于经营 , 他们成了希腊人和犹太人最大的商业竞争者 , 在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犹太人和希腊人相比 , 亚美尼亚人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在奥斯曼帝国中 , 亚美尼亚人没有希腊人那样庞大的民族群体 , 也不像多数犹太人那样早已习惯于生活在伊斯兰国家的统治之下。但是亚美尼亚人却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 他们所受的良好的知识让他们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活动。
在奥斯曼帝国 , 亚美尼亚人在许多领域从事各种被伊斯兰法所允许的职业 , 其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其他非穆斯林群体。亚美尼亚人在在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和工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具体而言 , 就像他们在中世纪时期主要从事的那些职业货币兑换、金饰工业、珠宝、对外贸易、建造业、医药以及戏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 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商业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 亚美尼亚人在商业活动中和犹太人及希腊人相比并不逊色 , 以至于在很长的时期他们都可以与犹太人和希腊人在商业活动中并驾齐驱。当犹太人和希腊人因为种种原因衰落时 , 亚美尼亚人迅速填补了他们的空缺 ,“主要的受益者是亚美尼亚人 , 他们己经是地位牢靠的货币兑换商和银行家了 , 他们比希腊人更得到信任 , 又比犹太人受到更好的教育 , 因而原先由希腊人和犹太人占据的许多职位 , 都转归了他们”。亚美尼亚商人以此为基础开创了有效率的 , 且成功的远距离贸易 , 并且建立了与他们最主要的商业中心新朱法地区有着强有力联系的商业网。亚美尼亚人这种商业性的大迁居成为了到世纪贸易世界中一个独特的特征。
2. 亚美尼亚人的商业网络与丝绸贸易路线
同犹太人与希腊人一样,亚美尼亚人同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 , 而无论从范围和和规模来看 , 还是就组织的严密程度而言 , 亚美尼亚人的商业网都远胜于希腊人和犹太人。早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之前 , 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在地中海东部的进行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的重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转移之前 , 亚美尼亚人就是众多的意大利商人尤其是热那亚商人社团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与对手的竞争中 , 亚美尼亚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网。随着奥斯曼帝国征服亚美尼亚地区后,亚美尼亚人的商业活动伴随着帝国的扩张而更加积极。他们依托原先建立的贸易网不断的向更远的地区进行商业扩张 , 而后在新地区建立起的贸易据点又反过来扩大了亚美尼亚人的商业网。可以说,在奥斯曼帝国的宽容政策下 , 亚美尼亚人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的贸易性迁居的 ,紧密结合却又四处分散的族群。
十五世纪之前 , 亚美尼亚人的定居点主要在中东和地中海的城市 , 这些是为了把各条贸易路线连接起来而服务着的地区。而在奥斯曼帝国不断扩张之后 , 亚美尼亚人的商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此后到在整个十六世纪 , 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主要商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区 , 主要在中东和地中海的城市 , 为了把各条贸易路线连接起来而服务着。他们的社区存在于巴格达、阿勒颇、大马士革、布尔萨和伊斯坦布尔。通过这些定居点,亚美尼亚人起到了把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与印度 , 俄罗斯以及波兰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十六世纪是奥斯曼帝国的犹太商人在商业上的黄金时期 , 这或多或少掩盖了亚美尼亚人的成就。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商人群体而言 , 当时西欧和南欧这些开辟己久的传统商路确实为犹太人所主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亚美尼亚人前往传统商路之外的遥远地区去建立贸易据点。例如东欧、波斯、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这些地区都很少为西欧商人和犹太商人所涉足。尽管前往遥远地区去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是一种漫长且非常艰辛的历程 , 但现实证明 , 亚美尼亚人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回报。亚美尼亚人在许多新的地区建立起商业社区,为他们在日后形成规模广阔的商业网络奠定了基础。同时,亚美尼亚人也并没有放弃沿着传统亚欧商路进行贸易 , 亚美尼亚人通过黎凡特地区和小亚细亚的商业港口和高加索地区来往于欧洲和奥斯曼帝国 , 这种贸易在十六世纪增长的非常迅速 , 而且为数众多的亚美尼亚人建立起了许多城镇。
进入十七世纪以来 , 奥斯曼帝国逐渐与欧洲国家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争斗 , 这种情况对欧亚之间的贸易发展十分有利。而就从十七世纪起 , 亚美尼亚人的商业网络进入了全盛时期。1639 年伊朗萨法维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协定》, 两国瓜分了亚美尼亚 , 西亚美尼亚归奥斯曼帝国 , 东亚美尼亚归伊朗萨非王朝。伊朗国王阿巴斯一世将拥有高超手工技艺的亚美尼亚人强行迁移至伊斯法罕近郊,在那里形成亚美尼亚人聚居的新朱尔法市。这一事件在日后被证明对亚美尼亚人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亚美尼亚人在当时几乎是唯一能往来于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帝国的商人群体。凭借此契机 , 亚美尼亚人逐渐控制并最终垄断了萨法维向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丝绸贸易。从十七世纪末期开始 , 一条由亚美尼亚人支配并穿越波斯到达奥斯曼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地中海、欧洲以及印度地区的丝绸之路被建立起来了, 而萨法维的伊斯法罕成了这条贸易道路最主要的中心。
丝绸作为东方特有的商品历来在欧洲非常畅销。起初丝绸的生产技术为中国所独有 , 后来当丝绸制造技术传到中亚后 , 波斯就逐渐取代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的丝绸产地。到17 世纪末 , 波斯与印度和东方的贸易特别兴旺。波斯成为西亚主要的丝绸产地和出口地。大批的生丝和丝绸被从波斯运往西方 , 在这条新的“丝绸之路”被建立来的过程中 , 亚美尼亚商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十六世纪开始 , 许多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商人就前往波斯帝国从事丝绸的生产和出境贸易。亚美尼亚人之所以能参与并逐渐垄断波斯的丝绸贸易 , 是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身条件。一方面,波斯本国的穆斯林商人无法将丝绸运至欧洲去进行贸易 , 同样地 , 波斯也同样对来自西欧国家的商人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 , 波斯与欧洲之间为奥斯曼帝国所隔绝。波斯萨法维王朝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 , 而奥斯曼帝国则是逊尼派 , 两个伊斯兰帝国因而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 双方也禁止彼此信仰不同派别的穆斯林商人入境 , 这就意味着只有得到宗教宽容的非穆斯林商人才能将波斯的丝绸经由奥斯曼帝国运至欧洲销售。亚美尼亚人正好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除了上述原因 , 亚美尼亚商人能垄断丝绸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 他们传统的居住地亚美尼亚高原位于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交界处 , 亚美尼亚商人比其他的商人群体更加熟悉和了解波斯帝国的丝绸生产及销售。1605年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战争 , 战火波及到亚美尼亚人的主要居住地 , 大批亚美尼亚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这场战争之后 , 阿巴斯放弃了萨法维时期旧的首都大不里士 , 并重新定都于伊斯法罕。在伊斯法罕的新朱尔法地区他安置了大批的亚美尼亚人 , 其中包括许多工匠和商人。这些被迁移到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人形成了一个聚居地。亚美尼亚商人利用他们在波斯的丝绸方面那种实际上垄断性的贸易地位 , 在奥斯曼帝国的许多城市中建立了卫星社区,这些亚美尼亚商人定居的城市很快成为了一个内陆的商业移民基地 , 亚美尼亚人以伊斯法罕为中心 , 通过他们遍布欧亚地区的商业网络将波斯的丝绸运往世界各地销售。
尽管亚美尼亚人很早就参与到了波斯的丝绸贸易中 , 但在萨法维统治波斯时期 ,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战争频繁 , 此时只有少量居住在波斯的亚美尼亚人从事丝绸贸易 , 到十六世纪末期 , 两国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时期 , 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商人才来到波斯从事丝绸贸易 ,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亚美尼亚人逐渐垄断了波斯的丝绸出口贸易。
3. 亚美尼亚商人的衰落
十八世纪 , 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战争不断 , 而逐渐强大起来的俄国也多次入侵波斯 , 在这种情况下 , 波斯陷入了动荡之中 , 而这种情况对亚美尼亚商人极其不利 , 许多穿越萨法维的商路如今因为频繁的战争而阻断了。而更重要的是在十八世纪早期 , 频繁的战争使得波斯的丝绸生产陷入停滞状态。在十八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 伊斯法罕地区许多原先单一从事丝绸贸易的亚美尼亚商人 , 如今也开始经营一些其他的商品 , 许多亚美尼亚商人利用其商业网络 , 从印度进口纤维织物来代替产量不断下降的丝绸。到了 1723 年 , 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倒台之后 , 伊斯法罕及其附近地区的丝绸生产遭到破坏 , 此后波斯地区长期陷入动荡之中 , 波斯地区己经无力提供大规模用于出口的丝绸 ,而叙利亚地区的丝绸生产则发展起来。亚美尼亚人商业网络逐渐开始衰退。亚美尼亚人的衰落主要是源于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原料产地以及销售市场所导致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 从十八世纪中期起 , 欧洲国家特别是英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原料产地。这种殖民性质的扩张对亚美尼亚商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英国和俄国的争夺使波斯地区政治条件日趋恶化 , 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各个行省 , 波斯的各地动荡不安 , 使得贸易活动变得日趋困难 , 亚美尼亚人的丝绸贸易也因此逐渐衰落。加上印度被英国所征服,英法势力深入南亚东南亚,英法把这些地区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 欧洲国家为他们的商人在这些地区提供保护和特权 , 使得亚美尼亚商人丧失了竞争力。随着欧洲国家对这些地区殖民程度的加深 , 亚美尼亚商人无力与欧洲的商人竞争 , 他们无法像原先那样获得当地产出的商品, 最终失去了对原产地的控制。
另一方面 , 从十八世纪中后期起 , 由欧洲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建立 , 使得国际主要的贸易路线基本都转移到了海洋。欧洲的商人在强有力的政府保护下 , 建立了安全的海洋贸易路线 , 将货物从全世界由海路运往欧洲的各个港口 , 而相比之下 , 欧亚传统的陆地贸易路线成本高昂且随着列强在亚洲国家的争夺而变得充满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 亚美尼亚人建立的以伊斯法罕为中心的通往东南亚和俄国阿斯特拉罕的贸易网日趋衰落,他们运送的货物在数量上根本无法与欧洲商人的海洋贸易相比。到十九世纪原先亚美尼亚人建立的庞大的国际商业网逐渐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世界市场所取代。
4. 结语
亚美尼亚商人在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为帝国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商品 , 而且其贸易活动也促进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之后,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制约 , 也随着时代变迁而表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十八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处于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 并且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殖民地 , 这种变化使欧洲商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特别是在“东方问题”出现之后 , 欧洲的商品大量进入奥斯曼帝国 , 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人开始参与到奥斯曼帝国的国内外贸易活动中 , 同时波斯地区也失去了发展的自主性,使得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商人们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 这一商人群体也最终同帝国的命运一样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