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教学分析
刘敏
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 610100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实用性写作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书面表达形式,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之一。本文以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教学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实用性写作的教学价值出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并讨论可强化写作教学成效的实践策略,以期能为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的实践教学方法分析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
引言:实用性写作具有多种体裁,包括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与科普说明类等,鼓励学生以实际生活为主要情境进行写作,通过信息传达、宣传鼓动或科普知识等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闻、书信、说明文与演讲词等文体都被包含其中,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表达与写作能力、深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贴合新课标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的教学价值
(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实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说明书、新闻报道与科普文章等各类实用文本的阅读,可使学生在锻炼语言表达与阅读能力的同时习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与语言经验。在真实学习情境的学习中,学生可在沉浸式学习氛围中进行情境体验与写作,能有效提升其语言经验、锻炼其语言实践能力,进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发展思维能力
实用性写作偏向于学生的沉浸式情境体验与独立思考,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分析所阅读文本的主题、结构与语言特点,使其在获得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对于社会的理解、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能有效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写作前整理文本资料这一环节也格外要求学生掌握获取、筛选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可锻炼其逻辑思维、提升其思维品质,并强化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教学策略
(一)明确写作主题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课程教学时应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兼顾实际生活、科技进步与世界文化等主题。故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参考以上学习主题进行写作主题设计,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在文化主题的深刻熏陶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其语文运用。另外,还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实用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主题设计,以教材中极具科学性与教学性的实用议题深化学生的教材内容理解,发挥教材教学价值。
以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奋发积极的家国情怀,教师即可结合我国的革命文化进行“诉说千古家国情怀”的写作主题设计,鼓励学生自行寻找与整理和今古家国情怀有关的文本资料并进行活动方案、宣讲稿与新闻消息等实用性写作类型创作,如以赞颂并弘扬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宣讲稿写作,能使新课标与教材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锻炼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怀。
(二)创设学习情境
新课标极为强调学习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创设真实且具备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故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贴合其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受,由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情境代入感,激发其表达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应依据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设计写作任务,注重任务内容的实践锻炼性与内在驱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写作实践活动中丰富其语言经验、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
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人与动物的关系,教师即可结合新课标的实际生活主题进行学习情境与写作任务的设计。以人与动物为主题,为学生创设在校园中投喂流浪狗被保安驱赶、保安联系城管捕捉流浪狗的真实情境,鼓励其创作以“探究流浪狗校园安家现象”为题目的调查报告、设计以校园流浪狗留存问题为主题的调查报告并展开调查,能在实践学习与任务驱动下深化学生的主题理解、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从观察、理解到运用的综合能力发展。
(三)整合学习资源
新课标同样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拓展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课堂参与程度与自主学习意识。故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可结合互联网平台与纸质书籍中的学习资源,并依据写作主题进行资源筛选与推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另外,也应为学生详细讲解实用性写作的实践操作步骤与写作结构,并亲身为其展示,使学生掌握不同实用文体的写作结构与不同信息搜索平台的使用方法、学会提取关键内容罗列提纲、了解不同文体所代表的领域知识,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高其写作效率。
以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崇高的中华美德,教师即可结合新课标中实际生活与世界文化的学习主题进行任务设计。以倡导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学校的传承为主题展开专题策划、以歌颂古今中外的优秀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为主题的专题研究等,并为学生提供中国知网等文献类资源搜索网站、微博等文字与图片的资源搜索网站,使学生在自主信息搜索、整合与创作中补充语文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四)多元评价方式
新课标着重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故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过程参与程度、写作成果与语文核心素养水平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进行实用性写作的过程表现与阶段成果、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与实际知识收获,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与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客观、全面且持续的教学评价。还应多元评价方式,以评价量表、学生自评等方式拓展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反馈,使学生在全面的评价指导中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调整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实现全面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从写作主题、学习情境、学习资源与教学评价等方面优化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的教学策略能有效落实新课标的学习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明确写作主题,开阔学生思维方式;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感受;整合学习资源,补充学生语文知识;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成效。以上策略均可提高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表达与写作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华. 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 (15): 41-43.
[2]郝玉洁.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语文实用性写作教学研究[D]. 鲁东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