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单位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马悦腾
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国有企业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地位、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当前,国企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职工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方法和成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立足新时代背景,强化政治引领,创新思路方法,增强思政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是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系统谋划,夯实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基础
1. 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与治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单位,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党建工作责任制、年度经营目标协同部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统筹协调、基层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董事会议题、强化职代会制度运行等措施,确保思政工作真正融入企业发展全流程、全领域。
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机制体系。
制度是思想政治工作高效开展的根本保障。要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制度、职工谈心谈话制度等基本机制,推动思政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可量化。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问题收集—对策制定—过程督办—效果评估”四位一体的工作闭环,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落实的长效机制。
3.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顶层设计不仅要宏观引领,更要嵌入企业运行机制之中,提升内嵌式管理效能。应推动思政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等业务板块深度结合,在日常管理中注入思想政治元素。如在员工入职培训、技能竞赛、人才梯队建设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在职工考核机制中加入思想素质与团队协作等指标,形成“以文化育人、以制度管人、以思想引人”的全域思政生态。通过管理机制与思想引领协同发力,引导职工将个人发展与企业使命有机统一。
二、注重融合贯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发展同向发力
1.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嵌入业务流程,形成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项目谋划、生产组织、运营管理、改革攻坚等关键业务链条之中,实现从“业务围绕党建”到“党建服务业务”的转变。应建立“党建议事同步化、党政目标协同化、思想工作节点化”的工作机制,将思想引领融入企业年度目标、重点工程、专项任务中,推动党组织在关键岗位设岗定责、在重点项目中亮岗争先,真正做到“党建强引擎、思想强引领、业务强落地”。
2. 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发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应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岗位建功宣传、先进典型选树,持续擦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品牌,通过典型引路、精神感召、文化浸润,调动职工岗位建功、勇挑重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等一线场景中同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与价值引领,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归属感。
3.推动党建绩效与业务绩效双向挂钩,强化融合成效考核。
为提升融合效能,应在考核机制上建立“党建 + 业务”一体化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成效与经营业绩同步考核、联动赋分,把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作为项目评优、干部晋升、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党建绩效与业务绩效“双挂钩”,压实责任链条,倒逼思想政治工作从“软任务”转变为“硬指标”,有效避免“两张皮”,实现思想工作从“被动部署”向“主动创造”升级。
三、紧跟时代脉搏,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引导效能
1. 优化传统媒体内容,强化主流思想传播主阵地。
要守住企业内刊、宣传栏、广播站、文化墙等传统思想阵地,推动传统宣传手段内容提质、形式创新,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宣传产品。定期刊发理论解读、政策图解、典型人物事迹等,引导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坚定信仰。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的声音、企业精神传递到每位职工心中,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盘”。
2. 布局新媒体矩阵,提升思想传播精准触达效应。
紧跟数字化传播趋势,构建以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企业 APP、内网门户为核心的新媒体矩阵,推动形成内容共建、渠道共享、数据互联的联动传播体系。围绕党建动态、改革故事、安全生产、先进典型等主题,制作图文视频微产品,用职工语言讲好职工故事,实现思想引导“润物无声、入脑入心”。打造“线上 + 线下”“图文 + 视频”“集中 + 分众”的多维传播格局,推动主流价值观在互联网空间广泛传播、深度传播。
3. 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打造数字赋能型思政新生态。
以信息化手段赋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集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学习互动、行为反馈为一体的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线上学习、在线测评、任务派发、行为记录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动态调整宣教内容与方式,构建“数据指导决策、平台支撑传播、智能增强效果”的工作新格局。同时,借助AI 语音播报、VR 情景教学等前沿技术,拓展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体验,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热起来”“实起来”。
四、强化队伍保障,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政工作骨干力量
1.健全选育机制,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思政工作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将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理论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真正把“讲政治、懂业务、会沟通”的干部选进来、用起来。推动党务、行政、人力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明确岗位职责,合理配置力量,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得来、站得住、干得好。
2. 强化能力培训,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完善“线上 + 线下”融合、“理论 + 实操”结合的常态化培训体系。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规范、职工心理疏导技巧、新媒体传播能力等内容进行精准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宣讲表达、舆情应对与组织协调能力。推动建立思政干部“轮岗锻炼 + 挂职交流 + 导师帮带”机制,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行家里手”和“主心骨”。
3.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思政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平时、功在无形”,更需要机制保障与正向激励。要将思政工作成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推动“干得实”与“评得好”有效挂钩。同时,应建立关心关爱机制,从职务晋升、岗位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制度支持,让思政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归属感。通过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增强队伍凝聚力与责任感,激发广大思政工作者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与荣誉感。
五、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保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国企单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体系化水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支撑和组织保障。
作者简介:马悦腾,1998 年 8 月,女,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