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新”背景下大单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

邹爱文

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 353400

摘要:“三新”背景主要是指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者综合影响下的教学背景。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将教材自然单元与整合单元进行分析,确定某一主题开展的知识整合教学模式。以“三新”为背景,开展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旨在推动教师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与实践、态度与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三新;大单元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背景下的大单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强调教育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重视学科大观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新教材则摒弃了以独立课时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倡导教学内容结构化,强调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以其整合性和开放性为特点,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结合“三新”要求,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下搭建大概念统领课程体系的要求,也符合新高考下知识建构整合的要求和新教材中自然单元基础下课外综合知识拓展的需要。基于此,教师应在“三新”背景下,从新教材自然单元核心出发,寻找大单元新概念,接着结合新概念确定大单元主题。在大单元主题导向下,教师收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和课外与大单元相关元素,构建完整的大单元教学内容。

以高一必修第一册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为例,教师需要结合“三新”要求,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新教材与之对比,第一节中的知识主要从之前的简单分类,转变为“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新教材的内容之间更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综合分析新教材,此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类方式、转换方式,了解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结合自然单元标题“物质及其变化”和新课标、新高考要求,此单元的主题就可以确定为“物质分类及其变化”。结合主题,此单元的大概念就可以确定为:结合不同化学物质的分类及其变化,探究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围绕这一核心,教师便可以从互联网上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出发,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实践。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广泛收集与高中化学核心单元紧密相关的知识内容,如物质的分类方式、转化机制、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离子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关键概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整理,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整个单元划分为三个紧密相连的类别: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物质的转化。这种划分方式不仅遵循了“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还紧密贴合了当前大单元教学的实际需求。

通过这样的内容组织和结构设计,为后续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理论知识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化学学科素养,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二、立足“三新”背景,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究式教学,注重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新高考中有典型的实验题,这也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实验教学的落实。除了大单元实验教学以外,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也可以作为学生巩固和应用高中化学大单元知识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教师需要从分解大单元核心内容、确定大单元核心实验、搭建虚拟实验模型、引导学生合作实验、借助游戏实践巩固出发开展“三新”背景下的大单元实践教学。

以高二选择性必修一的《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以推动学生应用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包括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单元核心实验包括了探秘铜锌原电池和电解饱和食盐水两个实验。结合分析,教师可以借助线上虚拟实验程序向学生集中展示“探秘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详细过程。这一实验详细过程主要包括了准备实验用品烧杯、导线、电流表、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而实验步骤主要为:1.利用导线连接电流表与锌片、铜片。2.将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变化。3.将铜片换成石墨棒,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移。4.将稀硫酸倒入烧杯。5.将锌片放入烧杯中。6.插入铜片,观察电流表。7.再次将铜片换成石墨棒,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结合这一虚拟实验模型演示,学生便能详细了解实验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能够发现实验数据和模型数据存在不同和偏差。针对偏差,学生讨论偏差出现的原因。若是不能分析清楚,学生便能在实验的过程中请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协助下,实验小组将实验成果通过报告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下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的开展提供思路。

在大单元实验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希沃白板展示实验流程排序的游戏,让学生对实验步骤加深印象。如此的教学中学生的科学实践和探究、科学责任素养就能得到培养,学生实验流程生疏、缺乏化学常识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除了课堂实验活动的开展以外,通过微课的讲解,学生也可以在家中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化实验。如此,大单元教学实践便能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通过对“三新”背景下大单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可以发现,本文提出的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知识掌握、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将为高中化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卢伟.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22(11):38-41.

[2]郑木霞,张贤金.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以“物质的化学计量”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3(1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