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技推广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

作者

张建新

宁城县黑里河镇人民政府 省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邮编:024219

摘要: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技推广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关系。本文将探讨农技推广如何与农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为中国的农业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

一、引言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石,其绿色发展不仅关乎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还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强,绿色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农业,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粮食的稳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然而,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它取决于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包括良种培育、高效肥料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

然而,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从科研到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度有限。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农技推广体系,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农技推广的协同推进,意味着需要政策、科技、推广体系、农民主体和产业化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政策层面,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激励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科技层面,除了基础研究,更要重视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推广体系方面,应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创新推广模式,确保技术落地;农民层面,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增强其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产业化方面,则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

二、农技推广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在推动绿色理念普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以下就具体探讨农技推广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作用。

环保技术的推广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农业环保技术的推广日益迫切。这包括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它们能有效减少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同时提高土壤肥力。此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不仅能降低水资源消耗,还能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例如,荷兰的精准灌溉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精确控制灌溉量,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作物产量,为全球农业环保技术应用树立了典范。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引入高产、抗逆、营养高效的农作物品种,以及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从而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同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如农作物残余物的堆肥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减少了环境污染。例如,中国的“秸秆还田”政策,通过技术引导农民将农作物残留在田间,既减少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再者,农技推广助力可持续农业实践。这涵盖了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模式的推广,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比如,浙江省的稻渔共生模式,通过稻田养鱼,实现了稻鱼互惠互利,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同时保护了水生生态。推广这类模式,让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并接受绿色生产方式,为农业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农技推广还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培训、示范、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接纳和实践新技术。例如,江苏省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将专家和农户直接对接,农民在专家指导下实践新技术,从而提高了绿色农业的实施效果。

三、协同推进策略与实践案例

农业绿色发展是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农技推广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环节,需要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协同策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农民能力提升和绿色产业发展的融合。本节将分析协同推进策略的几个关键点,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案例来展示这些策略的成效。

政策引导是协同推进的基石。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引导和激励农业科技研发。例如,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AP)通过补贴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农民采用环保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在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等政策,为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科技创新是协同推进的动力源泉。农业科研机构应注重技术研发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农业实践,其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荷兰农业的绿色发展。而在国内,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研发和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如生物农药和节能灌溉技术,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需要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构建起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推广网络。江苏省的“科技入户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将科研专家和农民直接连接,将最新的农业技术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农户,有效提高了技术的转化率。同时,推广方式的多元化,如线上培训、农友圈等平台的运用,提高了推广效率和农民的接受度。

农民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农民培训、科技示范田和政策激励,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绿色生产意识。浙江省的稻渔共生模式推广过程中,通过农民的亲身实践,逐渐推广开来,实现了农民增收与环境改善的双赢。此外,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也在绿色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基地,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绿色防控技术,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化的推动是协同策略的另一重点。这包括绿色产品标准的建立、市场培育、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在中国,政府通过设立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鼓励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而在丹麦,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速了绿色农业产业的形成。

结束语

农技推广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需要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农民参与等多方面的合力。通过加强农技推广,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同时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攀, 李谷成, 刘迪, 高扬. 不同类型农技推广方式对农户科学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兼论社会信任的调节效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4, 38 (02): 150-157.

[2]洪海龙. 广德市农技推广机制方法创新[J]. 现代农村科技, 2023, (08): 7-8.

[3]刘丽萍. 不同性质农技推广主体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