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宗陶
兰州市第五十二中 兰州市 730030
一、课前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课程导入环节,能对学生的起始学习点做到精准评估,为个性化教学提供重要支持。学生登录智能学习平台之后,系统依据其年龄特点、年级属性、过往的学习路径以及语言能力水平,向其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料。平台所整合的语音识别模块,在学生开展听力或口语练习期间,能够针对学生的发音精确度、语调自然程度以及语法标准性等众多维度展开实时的量化分析,进而形成即时反馈报告并存入个人学习档案当中。这些数据可以全面体现出学生在语音语调控制、词汇储备数量以及表达流畅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系统凭借这些数据分析成果来动态调整难度参数,给出对应的听力资源、口语互动或者微视频内容,并配合情境化的问题设定,促使学生预先形成语言应用场景的认知架构和操作基础。围绕“健康饮食”这个主题来设计学习模块时,学生在进入平台登录之后就要开展包含听力测试以及口语问答在内的综合测评,系统会按照测评得到的数据对学生的能力加以分层,具体划分情况如下:基础组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加强核心词汇的记忆,涉及到诸如“fruit”、“vegetable”还有“breakfast”这些高频率出现的词;中级组则是听两段有关健康食品的对话录音,并模仿其中的典型句型“Usually,Ieat...”;至于高级组,则是利用人工智能交互界面,在虚拟场景当中与智能角色展开对话,完成营养膳食规划的任务,所使用的句型更为丰富也更复杂一些。各个阶段的学习资源都会依据用户的反馈做到及时更新,从而使得预习环节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感。
二、课中策略
利用语音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直接开启口语监控功能,利用后台数据库来记录学生在发音上的正确率、语法的规范程度以及逻辑的连贯性等方面的数据,进而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本研究选取校园生活作为情境主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设计口语实践任务。先播放两段校园场景对话的音频作为示范材料;然后让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角色互换的模拟活动,在特定的交互环节(比如回答“放学之后通常会做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提交录音文件。系统会自动对学生发音的正确性以及内容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一个量化的评分结果。依据评估数据对学员进行分层分类之后,系统就能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高分组凭借高阶角色扮演任务(例如模拟新闻采访),提升口语流利程度,着重把握“What’syour favorite subject?”之类的句型,中分组专注于固定句式的重复叙述与模仿练习,低分组重视基本句型的跟读训练和发音矫正,智能平台会随时搜集并剖析全班的交互数据,在教学监控界面显示学生的听说能力水平及其典型错误特点,如果系统察觉大部分学生在时间表达上存在句法困难,会立刻发出“讲述日常活动”的专门任务,加强这方面的语言技能,促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不断练习目标语言,从而明显改善他们的综合交际能力。
三、课后策略
课后自主学习期间,人工智能平台一直提供支持服务,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纠正语言应用中的错误。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马上查阅当天听说任务的完成状况及其 AI 评价数据,包含语音发音曲线、核心词汇掌握水平、句法结构正确性等诸多方面,进而精确找到学习的重点和不足之处。平台根据每个人的特殊需求,智能推送多种练习资料,涵盖语音跟读、短语复述、智能对话模仿以及语法练习等。并且依照用户的喜好,向其推荐专属的视频素材,比如校园生活片段或有趣短视频,以此来激发使用者练习语言的兴趣并提升效果。本课程围绕“旅游与出行”展开,布置了虚拟导游实践项目,促使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进行综合应用训练。在平台中,学生需结合前一天所学句型自行录制导览介绍音频:“Welcome to our school. On your left, you cansee the library...”。系统会自动分析录音内容,找出语法规则和逻辑结构方面的瑕疵,并用颜色编码标记出问题区域,在旁边给出改进意见,如将“It have many books”改为“It has many books”。该系统融合了交互式仿真模块,路线导航、景点解说等典型应用场景都被囊括在内,而且支持多轮次的人机对话交互形式。学生只有完成指定任务之后才可提交作业。教师端可以随时掌握班级整体的学习动态走向,准确找出那些需要着重加以引导的学生群体,进而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四、评价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给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动态化和系统化的评判架构,它打破了传统的仅仅依靠一场考试来评判学生的束缚。平台会及时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课前预备、上课时的互动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状况,并且将语音识别精确度、口语流畅性以及协作能力等多重指标进行整合,生成一个个性化的学习档案,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面跟踪。用这个平台的评判体系包含有三层含义:形成性评判更多关注每节课结束后立刻给出来的回馈,它通过可视化图表显示语法正确率,发音清晰度和说话顺畅程度这些主要元素,而且依靠情境模拟的任务,比如说机场询问或者餐馆点菜,来看听觉理解和说出口语的能力,还要对流利程度和交际成效加以评价;过程评判按每个月来做,凭借像去机场查询或者餐馆点餐之类的模拟事情,检测听力领会和说话语气,并对语言的流利程度和交际结果进行量化的评判;总结评判在学期结束前围绕一个综合型的口语项目,比如说小组表现或者专门采访之类的,用来考察学生总体的语言使用水准。把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的有关学生演讲任务当作研究的对象,要求学生提前录制好时长两分钟的视频素材,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来的综合评价体系,依靠文本分析和语音识别这两种算法,在发音准确率、语速合适程度以及思路衔接流畅性这些层面展开量化测评,从而产生发音分数、语言水平指数以及表述连贯度等级等维度构成的多维评价体系。详细的意见反馈就会立即传递到师生手中,方便他们知晓自己的状况并制定改善的方案。借助智能化、多维度评价体系完整呈现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与结果,激发持续改进的内驱力。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助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既符合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实际需要,又形成课堂多元智能支撑体系。要改善教学效果,需从课前准备、课堂交互、课后巩固这三个方面规划任务架构,并搭建人机协作的语言实践平台,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芳 .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 [J].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19): 56-58.
[2] 沈干 . 激趣·导学·启智: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J]. 英语广场 , 2024, (30): 129-13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宗陶(1985—03),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中教一级,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课题来源:2025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研究》(LZ[2025]GR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