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徐丽芬

广西桂林永福县三皇镇中心小学

引言

本文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里的应用展开了探索,具体阐述了创设情境、引导剖析以及实践操作这三种应用策略,借助五年级“小数除法”的案例分析,呈现出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程。研究显示,体验式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反思也点明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优化小组合作机制、合理规划活动时长以及为学困生提供分层任务单等改进方向,体验式学习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里,创设出生动且有趣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办法,教师可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构建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状况或者充满奇幻色彩的虚拟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学生容易去感知的具象场景,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氛围,可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主动融入学习进程之中[1]。当学生处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里面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剖析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点,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进程中,借助巧妙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领学生主动思索、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寻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及时间,使得学生在剖析过程里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当学生经由自身努力获取知识与结论时,可提高自信心,还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有较为突出的抽象性特质,实践操作则可为学生给予直观的学习感受,切实帮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原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丰富且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期间,凭借亲身体验与感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相融合。在实践操作里,学生能更明晰地观察数学现象、发觉数学规律,深刻领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这种借助实践获取的知识理解更为深刻且牢固,有益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以五年级“小数除法”知识为例

(一)案例选择

“小数除法” 属于五年级数学的关键内容,因其概念有抽象性,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容易致使学生只是进行机械记忆,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算理,选取这个知识点作为案例是鉴于其教学难点与体验式学习有适配性。从认知发展层面来看,五年级学生正处在从具体运算朝着形式运算过渡的阶段,需要借助直观的操作来突破思维方面的瓶颈,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容易让学生陷入 “只知道是这样,却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的困境,而体验式学习注重具身认知,可把抽象的运算转变为可以感知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依靠主动探索去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化解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与数学课程标准里 “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的要求相契合。

(二)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

在名为“超市促销”的体验式学习活动里,教师精心布置模拟货架,其上摆放着标有“折扣价”的商品卡片,像“12 元能买3 盒饼干,每盒饼干的价格是多少?”的问题卡片,同时还播放着超市广播的音效,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相关的问题。到了剖析阶段,学生们4 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去扮演“促销员”和“顾客”的角色。“顾客”会使用虚拟货币去购买组合装商品,比如“18.6 元可以买 6 支笔”这种情况,而“促销员”则需要计算出商品的单价并且完成收款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小数除法来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会轮流换岗,彼此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当教师巡视的时候,还会追加问题,例如“要是 30 元买 4包薯片,那么每包薯片多少钱呢”,深化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到了总结环节,小组代表分享解题的方法,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境着重强调小数除法的关键点,像是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对齐、余数需要补零继续除等等,依靠对比“分装计价”和“整组购买”这两种不同的情境,把实践经验提升为数学规则,以此强化学生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师布置了拓展任务,“100 元最多可买多少份 9.5 元的商品呢”,凭借这样的任务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实践反思

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小数除法”教学时收获了较好成果,学生借助具象操作,对算理的理解得以深化,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兴趣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小组由于合作经验欠缺,出现了分工不明确、效率较低的状况,活动时间控制存在较大难度,使得后续练习巩固的时间变得紧张,对学困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充分,没能充分契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改进方向进行反思,要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提前把分工要求明确,合理规划活动时长,预留出弹性调整的空间,针对学困生设计分层任务单,提供更细致的引导与支持,提升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里的应用展开探索,经研究发现,体验式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反思明确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未来要持续深入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数学学习及全面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宏 .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读写算 , 2025, (14): 103-105.

[2] 章林军 . 激发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 2025, (10): 159-161.

作者简介:

徐丽芬(1981 年 8 月 14 日),瑶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