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安全教育在行动

作者

李冈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养利中学 532300

中小学生天性好动,常喜欢结伴而行,野泳也常选附近的河湖。但由于河湖构造比较复杂,加之多雨天气水位又很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学生们虽然都会 一些基础的游泳技术,但在游泳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逃生力量,很有可能会被溺亡。追究其原因,学生自身因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缺乏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导致了学生在野外随意游泳。所以想要从源头上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安全教育入手。而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事故的教育和应急处理至关重要。对此,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对目前的校园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革新。

一、边境学校学生溺水事故现状与特点

我国边境地区因河湖众多,水域范围较大,容易发生溺水事件,尤其是农村河道、水库和水塘。溺水事件的高发时段为放学后及假期,尤其以周末多见。 导致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们在室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之外,父母对学生的监督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溺水事故以乡村及边远山区居多。边境地区因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数量大,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的监护和教育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学生溺水事件主要集中在靠近泳池的地方,或者靠近水域的地方。在边境地区,大部分的乡村学校都是在山地里,有的在河边,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大坝附近。由于在学生假期之后, 父母们都在忙着工作挣钱,没有时间去照顾学生, 一些父母甚至觉得假期是 学生们一个轻松、愉快的机会,因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放学后,偷偷地或者结伴到河边、水库等危险的地方去游泳,结果导致了溺水事件发生。

二、边境学校学生溺水事故原因分析

(一)地理环境因素

我国边境多为山地,江河湖海较多,特别是江河、水库和池塘。这些水域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水源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溺水的风险。特别是在雨季,河流和水库的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增加了溺水的危险性。根据有关数据,我国每年在自然水域中溺死的人数接近10万人。例如,一位学生在一座水库里游泳,意外溺水身亡。这一切都是由于学生们在不规范的、有危险的水域中游泳所造成的惨剧。

(二)学生自身因素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都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能正确地理解游泳、嬉水、钓鱼等涉水行为,也不知道有什么危险,遇到危险的时候,学生会手足无措。尤其是有些学生对游泳的培训不够深入,技术水平不高,对水性不太熟悉;或有些学生在水边玩耍,捡掉在水里的东西;有些学生在水里嬉戏打闹;一些学生到河流、湖泊、水库去游泳、戏水;甚至有些学生没有经过允许就去海上游泳等。上述行为都有很大的溺水危险,这些学生往往对教师、父母的教育、警告充耳不闻,不能自觉地遵守校园安全制度[1]。

三、边境学校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策略(一)加强学校教育,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

其实在暑假前,教师们都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预防溺水的常识,让学生提高警惕,但大部分学生要么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要么就是完全听不进去,要么就是被同伴“教唆”,导致教师的警告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学生们有“动机”去野外游泳的时候,学校和教师们都应该对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杜绝学生们的野泳行为。学校要加强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是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从而让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更加深刻。学校可以针对在游泳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像抽筋、体力透支现象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严重后果等,增强学生的警惕性,同时也要用典型例子来提醒学生,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2]。另外,还应在校园内推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策略等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例如张贴防溺水标语,或制作防溺水板报。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防溺水的知识及行为准则,做成黑板报,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到溺水的危害以及安全保护的方法,并且把制作得比较好的黑板报抄在学校的后门黑板上或文化长廊上。让学生们在设计板报时,能得到一种自觉遵守的成就感,还能让其他学生对防溺水行为准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个是目标性。针对喜欢野泳的学生,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对那些没有办法直接监护,或者是隔代监护力度不够的学生,要通过班会等方式,对监护人和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二是季节性。防溺水安全教育,既要警惕学生自发的野泳,又要注意防止其他原因引起的落水现象,如夏季通常是溺水预防的重点时期。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河水都会上升,如果下雨的话学生们就会因为泥泞而不小心掉进水里,而且水位越高河岸越滑,风险就越大。所以,也要提醒学生们,河水上涨和持续下雨的危险,要防止因为客观因素而导致的溺水。

索辭会 开筒实药安人教育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参与,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监督。所以,学校要定期与父母联系,举办关于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让父母们了解预防溺水的防范措施,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实行学校和父母双方的监督和教育。父母的监督也要有个限度,过于严格的监督只能让学生们在野外游泳时躲避父母的监督, 一旦出现溺水事故,生也不能得到及时救援。所以要宽松适度地进行教育,提醒学生不要去野泳,如果学生想要游泳,也要在闲暇的时候陪着学生去有安全措施的游泳馆。在水深较深,水体河床构造复杂,河道宽水流湍急,有安全警示牌的地方,即使有父母陪伴,也不能游泳[

例如当学生私自进行野泳时,会由于对野泳的认识不够,加上在水域和水塘周围没有设置警示标志, 警觉性不够。为此,校方应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争取教育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援,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防溺水安全教育。在所有危险区域,如河流、池塘、水库,都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对这些区域内的潜在溺水者进行分析。如果有陡峭、狭窄的河岸,在路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地方,要及时地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防止下雨时路面滑溜或者有学生失足落水的危险。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民众的安全监测意识,当有学生靠近时,可以注意和警惕,如果不小心发生了学生溺水的情况,可以及时地进行救援。

(三)加强日常监管,构建安全监管机制边境学校要以安全为主线,将学生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积极构建安全教育网络。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利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提高学校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中。从制度层面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保障。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等来强化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学校要及时向辖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形成防溺水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个方面的联系网络,形成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对辖区水域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和义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防溺水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学校分管领导和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辖区乡镇和村组,落实到村、组干部和学校责任人,明确辖区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和单位在防溺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要明确辖区乡镇政府、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和村民小组长为重点巡查对象。对排查出的危险水域要逐一建立巡查台账,确保有人看有人管,坚决杜绝溺水事故发生。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对农村学生要重点落实“五个一”(即:每周有一次家访、每月有一次电话联系、每学期有一次座谈、每年有一次主题班会)制度。学校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把防溺水教育要求及时告知每一位家长。

为了确保学校安全,应加强水域安全管理举措。学校要组织人员对校内的所有水域进行摸底调查,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相关的标识、标牌和警示标志。在学生上 、放学时段,要安排专人在校门口值班值守,对接送学生的家长进行安 全提醒和劝阻。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地点、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一批水域安全监控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要在学生上下学必经之路设立警示牌,提醒学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4]。

例如可以加强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管理,确保无漏洞。学校要安排人员在放学时段值守门口及周边安全区域,并通过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强监管和预警。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和临时请假制度,对于请假外出的学生必须在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下才能离校。如果学生在放学后私自外出玩水游泳的情况发生时,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其学生的去向并要求其立即返回学校;如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回家或者不能立即返回学校时,应立即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到学校来领取学生(或由监护人);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不能及时返回学校的学生(或由监护人)要有明确的联系方式,并在当天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孩子到哪里去了?学生放学后是否结伴外出玩耍?有无其他同学来接?等等。在接到家长(或监护人)反映学生存在私自下河游泳情况后,学校要迅速通知公安、文化、水利等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结语:

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又比较复杂的项目,做好学生的防溺水工作,主要是要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因此, 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加速对学生进行风险识别和遇险防险的相关技能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使防溺水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有的学校都要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并要加强学生对危险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延安 . 浅谈中小学如何加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J].警戒线 ,2022(2):77-79.2. 姜业华 . 教育为先精准施策注重联动扎实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 [J]. 山东教育 ,2024(21):1-1.3. 井法翠 , 豆林青 , 郭羽之 .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机制的创建与实施 [J]. 新校园 ,2024(3):69-71.

4. 黄舒婷 . 防溺水之殇绽生命光芒——福建省 2023 年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启动仪式在仓山区举行 [J]. 安全与健康 ,2023(6):27,2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