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
李儒定
阳新第二实验小学 435200
引言
单元整体视角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视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进行考虑和规划。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开展有逻辑、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教学活动,对弥补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有着极大的教学优势。
1 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概述
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在于围绕“单元”教学,要求教师革新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形式,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实施整体性、结构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首先,整体性,即从整体性上进行知识间的把握,不再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孤立传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联。其次,连贯性。合并到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这种连贯性,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内化所学知识。再次,主体性。任何教育工作的实施都应围绕学生这一关键主体展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探究。最后,实践性。数学这门学科较为抽象,完全以语言讲述的方式,机械性的教学很难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探究热情。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单元整体认知,教师还应进行理实结合的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深化学生的理解记忆,逐渐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总的来说,单元整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有力革新,也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的维度,契合了新时期教育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要求,这对推动数学教育的进步发展也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2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一些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积极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但在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机结合、服务于教学目标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例如,在教学分数时,部分教师可能主要依赖于课本和传统的练习册,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互动软件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这种整合不足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部分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已经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但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可能还有所欠缺。部分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能会提问或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但互动方式较为单一,可能更多的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缺少进一步的探讨和思维碰撞。这样的互动模式虽然保持了课堂的连贯性,但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主动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同时,部分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通常能将知识点逐步讲解清楚,但核心思想贯穿教学始终的重要性未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部分教师可能会侧重于公式推导和例题解析,未能充分将这些内容与几何思想、空间思维等核心理念系统性地关联起来。虽然学生能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但在遇到新的问题时,难以运用这些核心思想灵活应对。
3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以知识整合为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从小学数学教材来看,知识的难度呈递进式编排,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点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和年级,这使得学生很难自主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知识整合为主实施教学,通过整合相关联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使学生建立更全面的学习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知识建构能力,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3.2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设计挑战性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就是一种思维过程。设计具体的学习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图形与几何的单元整体教学中,由于图形与几何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学生并未形成成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时往往会出现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进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单元整体视角下,教师要以学生当前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活动,使学生在自身能力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3 设置驱动任务,深化学习认知
在基于单元整体视域,开展数学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还应着重培养他们运用与迁移知识的能力,以保障学生能真正内化所学,并运用所学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这时,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及心理特性,为了增强他们的探究热情,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紧密立足于单元核心主题,设计富含探索性和实践意义的任务,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或以组间协作的方式完成,以此加深学生的单元学习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帮助他们在数学领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行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去设置驱动性任务、整合知识与关注学生,可以打破传统教师教与学的碎片化,让知识成为连贯、完整的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只要不断地努力,终将在小学数学课堂里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学生奠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 佳 . 小 学 数 学 大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策 略 分 析 [J]. 读 写算 ,2024(19):92-94.
[2] 陈红霞 .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联结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J]. 基础教育课程 ,2024(6):63-69.
[3] 冯 倩 倩 . 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策 略 [J]. 天 津 教育 ,2024(14):37-39.
[4] 陈友娥.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思考[J].家长 ,2024(14):28-30.
[5] 尚宏杰.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 启迪与智慧 ,2024(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