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学风建设中学生干部引领研究
王莹莹 刘珈宜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高校学风是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学校的整体形象。共青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风建设中承担着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职责。学生干部既是团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学风建设的先行者和推动者。研究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高校学风建设规律的认识,也能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优良学习氛围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共青团学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1 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由此汇聚而成的学习风气。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个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能力,也反映了学校的育人理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制度设计、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的整体塑造。共青团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组织各类思想引领活动和学术文化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1.2 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优良的学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风建设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2.1 思想引领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纽带,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政策和要求,并结合自身理解向同学们进行宣传和解读。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学习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2 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干部大多在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周围同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够带动所在班级或院系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3 组织协调作用
学生干部在团组织的指导下,能够策划并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学习交流和志愿服务,如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学习帮扶小组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也促进了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三、当前学生干部引领作用发挥的问题与成因
3.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干部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活动和处理事务上,忽视了自身学业的提升。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削弱了其榜样示范作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干部对角色定位认识模糊,未能充分理解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对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有关。
3.2 服务意识不强
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过于注重形式,追求活动的数量而非质量,忽视了同学们的实际需求。例如,在组织学习活动时,未能充分调研同学们的兴趣点和学习难点,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效果不佳。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学生干部的服务理念缺失、群众基础薄弱密切相关,也反映出部分干部在工作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3.3 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干部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活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另一些干部则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难以提出创新性的工作思路。这种能力上的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引领作用的发挥。
四、提升学生干部引领作用的路径建议
4.1 加强思想教育
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干部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主题团课、形势政策教育等形式,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干部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树立“学习为本、工作为辅”的理念,做到学业与能力的共同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优秀校友分享会、榜样人物访谈等方式,增强学生干部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4.2 强化服务理念
学校和团组织应引导学生干部牢固树立以同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困难,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学风建设活动。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帮扶和指导;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充分征求同学意见,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活动质量,也能增强学生干部与同学们之间的信任与互动。
4.3 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系统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是提升其引领能力的重要途径。培训内容应涵盖领导力、沟通技巧、活动策划、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同时,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学生干部的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4.4 优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可以通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设立学风建设专项奖励等方式,对在学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鼓励。同时,要将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纳入考核体系,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这种奖惩分明的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约束力和竞争意识,也能促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
结论: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引领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风建设的成效。当前,虽然学生干部在思想引领、榜样示范、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服务意识不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服务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和优化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引领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金铭.论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2.044 .
[2]杨志群.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路径探讨[J].大学教育.2023.14.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