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作者

马剑培

扬州市江都区诚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对于提升工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其效果评估,以期为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科技管理、效果评估、信息技术、资源配置

引言:

建设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提升工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科技管理的定义、应用现状、主要方法、效果评估指标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技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科技管理,作为现代工程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对项目涉及的资源、信息、流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优化。科技管理不仅强调技术的运用,同时也注重管理理念的革新,旨在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率、质量,降低风险,并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强调整合各种科技手段和管理策略,以实现项目目标。这包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决策支持,以及应用诸如GIS(地理信息系统)、VR(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提升工程的精度和效率。科技管理强调信息的实时化和集成化。通过构建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实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及时做出决策,从而提高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再者,科技管理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在项目管理中引入新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提升工程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例如,创新的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融入,都是科技管理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科技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工程效率,还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科技管理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提升公众的满意度,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

二、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现状

2.1 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如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成本预算等,可以被集中存储、管理和分析。这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在需要时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信息技术促进了项目团队的虚拟协作,如项目管理软件、即时通讯工具、视频会议系统等,使得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能够实时共享信息,协同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云的项目协作平台,如BIM协作平台,使得项目各方能够在线共享和更新建筑模型,实时讨论设计变更,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和信息延迟。再者,信息技术中的项目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Primavera P6等,通过甘特图、网络图等形式,直观展示项目的进度计划,实时追踪任务执行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同时,通过集成的文档管理功能,可确保设计变更、施工记录等质量控制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深化其影响。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例,它通过集成地理空间数据,为建设工程提供了从宏观规划到微观管理的全方位支持。在设计初期,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预先识别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与建筑设计的潜在冲突,有效规避设计风险,减少后期调整成本。进入施工阶段,GIS技术则助力进行施工场地的布局优化、物流路径规划,实现施工活动的精准调度与资源高效配置。而当建筑投入运维后,GIS技术继续发挥作用,为设施管理提供精准的地理位置信息,辅助设施维护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运行与及时更新。然而,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技术整合、数据安全、人员培训等问题。例如,不同软件间的数据互操作性和标准化问题,可能影响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数据的保护和隐私问题,随着越来越多敏感数据的电子化,变得日益重要。同时,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是未来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

2.2 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材,如再生混凝土、竹材、生态砖、低辐射玻璃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也相对较低。这些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降低了碳排放,有助于降低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足迹。科技管理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采购流程,确保了绿色建材的广泛使用,从而在源头上降低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节能技术的应用同样在科技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高效节能灯具、智能温控系统等,都是科技管理在节能方面的重要实践。这些技术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科技管理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确保这些节能设备和系统的高效运行,提升了建筑的能源管理效果。科技管理在推广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对这些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例如,通过能源审计和能效比分析,可以确定节能设备的运行效果,以及绿色建材对建筑性能的影响。这些评估结果为未来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帮助科技管理团队不断优化方案,实现更好的环境效益。然而,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初期投入成本往往较高,这可能成为制约项目采用新技术和材料的瓶颈。其次,市场上的绿色建材和节能设备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科技管理团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筛选和验证产品。此外,绿色建筑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专业知识,而这些技能在行业内尚不普及,培训和教育成为推广绿色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些挑战,科技管理需要与政策制定者、生产商和教育机构紧密合作,推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的标准化,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公众对这些技术的认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确保绿色科技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效果评估

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例,其三维建模和空间分析功能在设计阶段便能精准识别并解决潜在的空间冲突,减少设计修改,从而确保了工程结构的精确度与合理性。在施工阶段,通过GIS技术进行施工场景的模拟与预演,施工团队能够精细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大幅降低施工误差,提升整体工程的实施精度。科技管理借助优化管理流程与智能资源分配策略,显著压缩了工期。例如,GIS技术能够准确预估项目进度,使施工团队能够依据模拟预测结果灵活调整施工计划,有效避免无效作业,进而缩短了项目整体周期。此外,智能建造装备如自动化施工机械和智能机器人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显著减少了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延误。在成本控制方面,科技管理同样展现出了显著成效。通过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优化与智能化调度,大幅减少了材料、人力及设备的无效消耗,有效控制了成本支出。同时,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还可能因符合节能政策而获得相应的补贴,进一步削减了项目总体成本。在环保层面,科技管理积极推动绿色建材的采用与节能技术的实施,显著减轻了工程对环境的负担。比如,智能温控系统与高效节能照明设备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建筑的碳排放量,有力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公众满意度的提升也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成就之一。无论是通过交付高质量的工程成果,还是通过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建筑使用环境,科技管理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为项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广泛认可。

结束语:

总结而言,建设工程中科技管理的应用对于提升工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的推广,科技管理不仅实现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还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昊,董珍蓓,成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建设工程科技管理的耦合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2,(20):86-88.

[2]朱永能,侯小星,罗军等.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质量管理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21,(03):146-148.

[3]高进源,董雪偲.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建材与装饰,2020(0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