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余杭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绵竹小学校 四川绵竹 618200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而言,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是他们语言学习道路上的关键一步。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逐渐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备受瞩目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英语世界的窗户。本文探讨了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课堂仍存在过度聚焦词汇、句型等离散式语言点操练,缺乏真实有意义的语境创设,难以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兴趣和思维参与等问题。绘本(PictureBook)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通过图画与文字的协同叙事,创造出生动完整的语境。其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情感和趣味,是理想的小学英语教学补充材料。国际上,绘本阅读在语言启蒙教育中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和成熟经验(Ellis & Brewster, 2014)。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也日益认识到绘本的教学价值,但其系统性、深层次地融入课堂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选材随意、教法单一、评价缺失等挑战。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导向,系统梳理绘本阅读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独特价值,深入分析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体系,以期为丰富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教师还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只有这样,绘本才能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

二、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2.1 激发内在动机,培养积极学习态度

绘本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和充满童趣的语言,能瞬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枯燥的语言学习转化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探索。这种“悦读”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长期英语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2.2 提供真实语境,促进语言习得

绘本语言具有生活化、重复性和韵律感等特点。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词汇和句型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有意义的交流工具。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和反复接触,能更自然地理解和内化语言规则,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符合克拉申“可理解性输入”假说(Krashen, 1985)的语言习得原理。

2.3 渗透文化内容,启蒙跨文化意识

许多优秀英语绘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异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比较与反思,初步建立跨文化理解的敏感性,这与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高度契合。

2.4 启迪多元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绘本故事常包含矛盾、选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引发学生的预测、推理、判断与评价等思维活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绘本阅读可以成为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载体。

三、绘本阅读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反思尽管绘本的优势显著,但在实际应用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选材困境: 部分教师对绘本的选择缺乏系统性标准,或难度过高挫伤信心,或内容低龄化缺乏挑战,未能做到与教材主题和学情的有效衔接。

·教法单一: 将绘本教学简单等同于“读故事”,缺乏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未能充分挖掘其语言、思维和文化价值。模式化、浅表化的阅读普遍存在。

·评价缺位: 对绘本阅读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往往停留在是否“读过”的层面,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发展、思维变化和情感体验关注不足。

四、 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4.1 精心遴选绘本,实现分级阅读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选材标准,参考国外成熟的分级阅读体系(如 Guided Reading Level, Lexile等),结合教材主题、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水平和认知需求,构建校本或班本的绘本资源库。确保绘本内容兼具趣味性、教育性和适切性。

4.2 创新教学模式,深化阅读体验可采用“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前(Pre-reading): 通过封面预测、关键词提示、情境创设等方式激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中(While-reading): 采用图片环游、故事地图、戏剧表演、问题链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思维技能。

·阅读后(Post-reading): 设计复述、续写、改编、项目式学习等拓展活动,促进语言输出和内化,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联结。

4.3 实施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成长

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观察记录、阅读日志、作品分析、口头汇报等多种方式,关注学生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思维表现、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的进步,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不懂的单词,学生经常需要通过观察图画、结合上下文来进行推理和猜测,这能够帮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结论

绘本能够增强英语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降低英语阅读难度。绘本阅读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品质、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将其有效融入课堂,要求教师不仅是故事的朗读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思维的激发者和成长的见证者。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绘本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开发更多本土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推动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深度化,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Ellis, G., & Brewster, J. (2014). The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Guide. Penguin Longman.

[3] Krashen, S.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gman.

[4] 王蔷, 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17, 40(4): 1-7.

[5] 梅德明. 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 英语学习, 2018(10):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