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STEM理念的中考数学跨学科试题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杜和平 刘彦平

单位: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0503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STEM 教育理念在各学科教学中逐渐应用。STEM 代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中学数学不仅关注数理逻辑与推理,还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和试题设计中融入 STEM 理念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中考数学试题设计侧重于单一数学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而现代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数学与科学、技术的融合能力至关重要。基于 STEM 理念的中考数学跨学科试题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提升其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STEM 理念与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关系

(一)STEM 理念的核心特点与教育意义

STEM 教育理念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互动,力图突破传统学科界限,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STEM 理念的核心特点是强调“动手做”和“解决实际问题”,其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不仅在单一学科中获得知识,而是在多学科融合的环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传统模式与局限性

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传统模式通常以数学知识点为主,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虽然能够考察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但未能充分体现出学科间的综合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单一的知识性试题已逐渐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如何在数学试题设计中融入跨学科元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STEM 理念对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启示

STEM 理念为中考数学试题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统试题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STEM 理念不仅要求数学知识的运用,还强调学生对现实世界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通过跨学科的题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 STEM 理念的中考数学跨学科试题设计

(一)跨学科试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知识融合性:试题应涉及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的结合,避免单纯考察数学知识点,而是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

实践性:试题要注重实践应用,结合真实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创新性:试题设计应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避免传统的模式化问题,提倡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综合性:试题应综合考察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避免过于单一的考察模式,增强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二)跨学科试题设计的具体案例

1.数学与物理结合的试题

例如,设计一道题目,考察学生在解答关于运动问题时,如何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结合求解。题目可以描述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轨迹,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并结合物理原理进行验证。

题目示例:一个小球从 10 米高处自由下落,求该小球下落 2 秒钟后的速度和位移,并分析其运动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趋势。

2.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试题

例如,在一道题目中,给出学生一个算法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知识设计一个算法模型,并编写程序来实现。

题目示例:某校园班级有 15 名学生,如何通过排列组合计算从中选出 3 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编写程序输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3.数学与工程技术结合的试题

例如,设计一道与工程项目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几何学和代数知识,计算一个桥梁设计中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其所需材料的强度与承载力。

题目示例:设计一个小型桥梁,给定桥梁的长宽和支撑点,计算该桥梁结构所需的最大承载重量,并通过代数模型计算支撑材料的强度。

(三)跨学科试题设计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跨学科知识的整合问题

由于中考数学主要考察数学知识,如何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是试题设计中的一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教师和命题人员应积极进行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加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与掌握,确保试题设计能够做到真正的学科融合。

2.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多集中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成为跨学科试题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此,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跨学科内容渗透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 STEM 理念的教学策略

(一)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合作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增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情境创设与真实问题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设计与建筑、工程等领域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三)多元化评价与跨学科考核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报告、展示演讲、实验报告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跨学科的考核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STEM 理念的引入对中考数学试题设计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试题设计中融入跨学科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科融合式问题。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于 STEM 理念的教育模式将会更加普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琛.基于智学网设计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3.DOI:10.27684/d.cnki.gxndx.2023.003829.

[2]王桂华,王凤,王洋.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跨学科学习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6):6-11.

[3]王兢.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3.DOI:10.27076/d.cnki.ghzsc.2023.0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