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豫地区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现存问题与优化对策
员一涵 丁莉萍 张晴 林泽宇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和家长工作时间的延长,小学生放学后的接送和看管问题日益突出,校外托管机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在陕西和河南,校外托管机构数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负担。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校外托管机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本研究聚焦陕豫典型区域,通过问题诊断与对策建构,旨在推动托管服务从“野蛮生长”向“规范治理”转型。
二 陕豫地区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主要问题分析
本文综合分析各文献中校外托管服务的共性问题,通过翻阅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归纳出陕豫地区校外托管机构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资质与合规性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服务质量问题、收费与监管体系问题。
(一)资质与合规性问题
校外托管机构普遍存在资质不全与备案制度执行漏洞的现象。部分机构未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必要证照,部分已取得营业执照的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问题,以“小饭桌”“托管中心”等名义违规运营,有的开展学科培训。罗志雄(2021)在论文中提到 H 市的大多数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也存在没有正规的消防安全合格证明和卫生许可证等问题[1]。例如,2023 年西安西咸新区备案托餐场所仅 271 家,实际未备案机构数量众多。地方政策对校外托管机构的管理多聚焦于食品卫生或消防单项备案,缺乏对机构整体运营的规范管理。如《西安市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仅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二)安全隐患问题
校外托管机构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与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消防方面,部分机构场地为居民楼或老旧民房,存在消防通道狭窄、设施不足等问题,如陕西某小学附近托管班将客厅改宿舍,架子床密集且无双向疏散通道,超员住宿现象普遍。食品卫生上,厨房环境差,食材采购无溯源,餐具消毒不彻底,像西安“佳禾托教中心”备案证不清晰、未公示健康证。
(三)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内容单一功利与师资建设薄弱。多数托管机构服务内容局限于看管、供餐等基础服务,或围绕应试开展作业辅导,缺乏素质教育内容,部分机构甚至变相开展学科培训,如西安 90% 的托管班以监督学生完成作业为主,仅有少数开设兴趣课程;陕西“学霸帮学”以“课后服务” 为名补课。师资方面,普遍缺乏教育资质与专业技能,教师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多为兼职大学生,像河南平顶山“领航托管”部分教师无教师资格证,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王娇娇在论文中指出,安庆市的托管机构也存在教师资格和质量的问题,其教师也有许多为取得教师资格证,且来源于兼职大学生或者经营者本人等问题[2]。
(四)收费与管理标准问题
校外托管机构存在收费标准不规范、监管体系不完善的双重问题。收费方面,机构间月收费差异巨大,定价缺乏透明依据,存在同类服务价差超 400% 的情况,且退费纠纷频发,如部分机构倒闭后家长预付款难退。监管层面,教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职责不清,教育部门不认其属学历教育,市场监管缺专项标准,消防、食卫仅单项检查,基层监管存在空白。张惠媚在研究论文中指出,惠州市同样存在政府机构监管问题,如监管精准度不足、主体不清晰、监管部门标准不统一等[3]。同时,专项整治多为阶段性,缺乏长效机制,导致整改后问题易反弹,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与家长权益保障。
三 陕豫地区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优化治理对策
研究团队针对上述每项问题,构建了系统性的对策解决方案,具体策略分析如下: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校外托管机构运营需将保障学生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置于首位,只有筑牢这一基础,才能进一步满足学生在社交互动、获得尊重及实现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想要实现长远发展,校外托管机构必须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政策,从而为小学生提供优质且安全的校外托管服务。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在资质与合规性建设上,校外托管机构应主动完成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必要证照的办理,并积极配合教育、工商、消防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政府可借鉴江西出台的《江西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检查细则 (试行)》,细化各类资质标准,推动全国托管机构资质管理的规范化进程。同时,需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提升监管效率,避免陷入 “备案即合规” 的管理误区。
安全隐患防控是托管机构运营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方面,要清晰界定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协同机制,建立高效联动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确保信息实时共享,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机构需按标准配置灭火器、应急照明等设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在不符合条件的居民楼等场所违规经营,合理控制容纳人数,规避男女混住等危险布局。食品卫生管理上,应建立食材溯源体系,规范餐具消毒流程,公示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优先聘用持有健康证的专职厨师。此外,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师生熟练掌握消防设施使用方法与逃生路线。
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托管机构的育人成效。托管机构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与责任心,清晰明确自身教育职责。可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员工,保障教育服务质量。在服务内容上,减少过度应试导向的作业辅导,增设艺术、科学等多元化素质教育课程,实现学业辅导与兴趣培养的有机平衡。
收费与监管体系的完善关乎行业健康发展。可制定统一的收费指导标准,要求机构公示定价依据,杜绝差异化歧视收费,明确退费规则,避免预付款纠纷。政府需厘清教育、市场监管、消防、食卫等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消除监管空白。针对阶段性整治后易反弹的问题,引入信用评价、动态抽查等长效管理手段,持续巩固整改成果。
四 结论
本文通过对陕豫地区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研究分析,揭示出资质合规性不足、安全隐患、服务质量短板及监管体系漏洞等问题。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与典型案例,从而构建了涵盖资质规范、安全管控、服务优化及协同监管的系统性对策,为推动托管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治理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后续可进一步探索智慧监管模式应用、素质教育课程开发及政策实施效果追踪等方向,持续完善托管服务治理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雄. 协同治理视角下H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1.
[2]王娇娇. “双减”政策下校外托管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出路[D]. 安庆:安庆师范大学, 2022.
[3]张惠媚. 惠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24.
作者简介:员一涵(2004-),女,汉族,河南许昌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2024 年陕西省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温馨守候驿站(项目编号:S20241312507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