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作者

高源

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江苏 盐城

群众思想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身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既是人大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群众心声的倾听者、政策精神的传播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仅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唯有坚持“用心倾听、用情沟通、用力解决”,才能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群众基础。

把握群众思想工作的核心方向

群众思想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是简单的“劝解开导”,而是要通过思想引导,让群众理解党的政策、认同人大工作、支持社会发展,最终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首先,要筑牢理论根基。只有自己学深悟透,才能向群众讲清讲明。人大工作者需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要义。

其次,要站稳人民立场。群众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工作者在接待群众来访、开展调研时,要摒弃“管理者”思维,树立“服务者”意识,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

增强群众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群众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开会宣讲”“张贴标语”等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人大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方法,让思想工作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服务”。

一方面,要善用“接地气”的沟通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群众思想工作的关键在于“听得懂、愿意听”。我们要学会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案例开展工作。例如,在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时,针对农村地区部分家长“重成绩、轻品德”的教育观念,我们没有组织大型讲座,而是联合村妇联开展“庭院座谈会”——在村民家的院子里,搬几张小板凳,邀请村里教子有方的家长分享经验,再结合“孩子因缺乏陪伴沉迷手机”“因家风不正走上歪路”等反面案例,引导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不仅是管学习,更是教做人”。这种“拉家常”式的沟通,没有生硬的说教,却让家长们深受触动,不少家长主动咨询如何平衡工作与陪伴孩子的时间。

另一方面,要依托“数字化”手段,拓宽思想工作的覆盖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微信群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大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政策宣传、代表履职情况等内容转化为生动的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政策解读卡”。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群众感受到“人大就在身边”。

用实际成效巩固思想工作成果

群众思想工作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如果只“说”不“做”,只“承诺”不“兑现”,再好的思想引导也会失去公信力。人大工作者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思想工作的“落脚点”,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信服。

首先,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确保“呼声有回应”。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人大工作者要协助人大代表做好“民意收集”工作,让群众的声音能及时传递到决策层面。我们建立了“诉求台账”制度:在接待群众来访、开展调研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记录,明确“诉求内容、涉及部门、办理时限”,并定期跟踪督办。

其次,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群众的矛盾往往源于“诉求得不到满足”“误解得不到澄清”。人大工作者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化解矛盾,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提高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水平

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人大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懂政策、会沟通,还要有耐心、有担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一是要提升“倾听能力”。群众在表达诉求时,可能会情绪激动、语无伦次,甚至夹杂抱怨和指责。这时候,人大文员要学会“耐心倾听”,不打断、不反驳,用眼神、点头等肢体语言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去年,一位老人因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到人大上访时情绪失控,大声哭诉。我们没有急于劝说,而是递上一杯热水,静静听她讲完事情的经过,再慢慢引导她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协助联系法律援助中心。最终,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解决。

二是要提升“协调能力”。群众的诉求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人大工作者从中协调。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各部门的职责,掌握沟通技巧,善于“牵线搭桥”。例如,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时,不仅要联系人社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还要协调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申请支付令,同时与企业沟通协商付款方案。只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才能高效解决问题。

总之,群众思想工作是一项“走心”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公式”,也没有捷径可走。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群众当亲人,把工作当责任,用真心倾听诉求,用真情化解矛盾,用实干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群众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