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推进家庭教育的策略探析
龙敏
中共黄平县委党校 贵州 黄平 556100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党和国家把家风家教放在执政治国的重要位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这段话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从此,家庭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家庭亲子阅读和科普日常宣传等影响每个家庭,作者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而对县图书馆开展家庭教育的做法进行了系统梳理。
1 目前我国西部乡村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电子生活产品给家庭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孩子们超时和过多地使用电子生活用品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身体健康。使用电子产品过多,造成人们视力的下降,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危害更大,玩手机、iPad、电脑等是导致现代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2]二是影响身心健康。电子产品丰富的色彩和极大的信息量会给孩子的大脑提供一个高强度的刺激,如果一直长时间的、大量的接触,会让孩子觉得普通的读书过于平淡,刺激不足,从而可能出现沉溺其中的现象。[3]长期玩电脑、手机的孩子正是以上原因形成了对手机和网络上瘾,而不能自拔,危害极大,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三是部分少年儿童打游戏导致忧郁症。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1.2 农村地区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到位
在 20 世纪 80 年代西部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当时孩子们只要吃饱穿温就很满意了,等到这批人成为父母家长后,他们对孩子教育管理还是用老观念,对老师的建议和其他社会部门的想法重视不够,有时还抱怨老师管理不到位或方法不对。其实孩子们除了物质需求外更需要精神方面的需求,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关心和爱护。只注重物质层面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久而久之,孩子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越来越不成正比,孩子得不到自己需要的情感需求,缺失必要的家庭教育,给心灵抹上阴影,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4]可见,家庭教育的不完善、不科学和不到位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特别深。政府及公益机构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和及时参与家庭教育引领已迫在眉睫,不仅局限于作为家长的父母,还要让所有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重视家庭教育才行,也是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家庭教育纳入法治的根本原因。
2 县图书馆推进家庭教育的策略梳理
2.1 整合县域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网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5]这几年来,县图书馆在抓业务工作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是职能合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能责任,图书馆就是利用自己的专用场地和读者优势,让其他职能部门把本部门关于家庭教育的活动都放到图书馆来开展。县图书馆这些年就邀请了县直 30 多个部门的专家领导到图书馆开展家庭教育活动20 多场次;二是企业赞助及聘志愿者作为名誉馆员献爱心。除政府相关部门外,社会其他企业、团体和个人对于家庭教育有兴趣和肯无私奉献的也不少。企业赞助活动奖品、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来开展讲座和对困难家庭献爱心活动等等都有;三是注意对外宣传。还对接州县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行业,给每次家庭教育活动做报道,大力宣传引导家庭教育。
2.2 长期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
当今社会,有些父母只顾忙于生计、忙于给孩子提供物质抚养,却忽略了对其子女的教育责任,有的将孩子交给保姆,有的交给年迈的长辈,甚至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6]县图书馆在开展亲子活动的过程中,请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妇联、教育和关工委等有权威和经验的干部专家通过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让家长明白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县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实践:一是请县内各行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到县图书馆开展义务讲座。妇联、学校、医院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先后 20 多人到县图书馆给家长开展如何让家庭和谐、如何放手让孩子去做、如何开展亲子活动、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等培训;二是让孩子成长比较成功的家庭分享他们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每年都把县高考成绩较好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邀请到县图书馆,向到场开展亲子活动的家庭现身说法,如何不让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2.3 重视老年人励志教育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父母都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一辈照顾在县非常普遍,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当前我们必须应对的社会课题,这方面县具有典型性。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指导祖辈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7]为此,县图书馆联合县内社会各界深入社区、村寨开展了以老年人为主的大量励志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展板、集中讲座和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让老年人知晓自己在教育孙辈时存在生活陋习、知识面窄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很多解决方法。这几年以来,组织这类励志活动 15 场次,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达 400 多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不但推动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3 结语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时都在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家庭教育引导方法也各有所异,以上只是我们县图书馆联合县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家庭教育的一些经验与做法,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https://www.gov.cn/xinwen/2016-12/12/content.5147050.2016-12-12.新 华社.
[2]荆敏菊.中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状况及其对心理发展影响与对策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科学.2015(04):77.
[3]杨祎宁.电子产品在家庭中的使用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及建议[J].都市家教.理论研究.2017(02):170.
[4] 董波, 王秋香. 当前中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J]. 文教资料,2019(01):160-161.
[6]鲁印服.试论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228
[7]陆萍.转化祖辈教育观念 优化隔代家庭教育[J].教育艺术广场.2017(03):11.
作者简介:龙敏(1973.10—),女,本科,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