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提高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措施探讨

作者

王海军 张俊霞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400

现如今,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提升的一大瓶颈,从精子冷冻保存技术的优化,到授精操作的精细化管理,再到母牛生殖健康的全面维护,每一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受胎率的提升潜力,因此,提高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综合措施,是对现有技术的深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1 保证精子活力以及质量

在畜牧繁殖领域,优质的精液应源自经过严格筛选与认证的专业供种机构,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能根据养殖者的具体需求和发展规划,提供相匹配的高品质精液种类,冷冻精液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化要求,这是保障后续繁殖成效的基石,通常情况下,保持精子活力在 0.3以上,是最大化母牛受胎率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这一关键参数的稳定,相关人员必须执行规范的冷冻精液管理体系,涵盖了从精液采集、处理、冷冻到储存的每一个环节,以有效防止精子活力的自然衰减。在冷冻精液的储存与运输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移动液氮罐时,需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做到轻手轻脚,避免任何形式的剧烈震动或碰撞,以维护液氮罐内的真空度与抽气阀功能,确保低温环境的恒定;在搬运液氮罐的过程中,应铺设充足的软质垫层,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构建一个缓冲区域,进一步降低碰撞风险,保障冷冻精液的安全与品质。精液基本被保存在温度为- .196C 的液氮储存罐中,这极端低温环境能够有效维持其生物活性与长期保存的稳定性,为确保储存条件始终如一,技术人员需定期监测液氮的消耗水平,若发现液氮量降至预设的安全阈值,必须立即进行补充操作,在筹备输精过程前,整个提取流程要在严格限定的 15 分钟内高效完成,最小化暴露于室温的时间,保护精子的冷冻状态不受干扰,解冻后的精子存活率应维持在 60% 以上的高标准,从解冻到完成输精的全部过程需在两小时之内紧凑进行,最大化利用解冻精子的活力窗口,确保繁殖程序的成功实施。

2 规范输精操作

临床发现,当母牛外阴部呈现出肿胀与饱满状态,质地由紧绷转为柔软松弛,伴随有类似“吊线”般黏稠、色泽为灰白至米黄之间的液体分泌时,这标志着母牛已步入发情初期,随着发情进程,这些黏液逐渐转变为半透明状,母牛行为上则可能展现出鸣叫增加、主动爬跨其他牛只等行为特征,进一步通过直肠检查,若可触及卵泡壁变得紧致而薄透,有强烈的波动感,这即母牛发情达到高峰期的明确信号,此时实施人工授精,能极大提升受孕几率。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维持在 21 天左右,产后首次发情会延迟至大约 40 天,显示了其全年均可发情的生物学特性,黄牛的发情期相对较短,仅在 15 至 20 天之间,排卵发生在发情开始后 10 至 12 小时,由于冷冻精液在母牛生殖道内的存活时限不超过 22 小时,准确把握输精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的操作都可能降低受胎率。因此,为了提升受孕率,建议在母牛发情后的 18 至 24 小时窗口期内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为确保精子与卵子有更高效的结合机会,要在第一次授精后的大约 10 小时再次执行输精操作,或选择在母牛发情大约 30 小时,就是发情盛期末或发情行为即将消退之时进行配种,此时间点同样被认为是配种的较佳时期。在执行人工授精前,要对所有涉及的设备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输精枪、母牛的外阴区域以及操作技术人员的手部均需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建议用 0.1% 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或 75% 的乙醇溶液,这些消毒措施能有效杀灭潜在的有害微生物,保障生殖健康。

3 防治母牛产科疾病

针对母牛的管理,相关人员需关注饲料成分的均衡性,特别是钙、磷及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素的充足供给,适度引入青绿饲料作为补充,能够丰富饲料种类,促进母牛消化系统的健康,同时严格监控并管理母牛的体重,确保其在适宜的体重范围内生长。在实际养殖中,许多肉牛的发情周期缺乏规律性,这归咎于肉牛体质的虚弱或是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其根源在于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不足,对此,必须根据当地特定的疫病流行态势,结合母牛个体的免疫状态,精心制定针对性的免疫计划,确保该计划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例如,定期评估母牛的免疫水平,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接种疫苗、增强营养支持等免疫策略,这样能有效促进母牛的健康生长,提高繁殖效率。另外,围产期母牛的生理机会发生变化,此阶段母牛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生殖系统的脆弱性增加,使得各类生殖系统疾病频发,所以相关人员在分娩前后阶段,应对牛体本身进行清洁,以及分娩环境的彻底消杀,来降低因产道损伤而引发的感染风险,在这过程中,还要关注分娩过程,准确预判分娩方式,若遭遇难产情况,要采取人工助产确保分娩顺利进行,分娩结束后,需安排人员进行持续看护,确保胎衣完全排出,胎衣滞留可能说明母牛存在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风险,此时人工排除胎衣后展开针对性的治疗。目前,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会影响冻精改良技术的成功率,尤其是母牛发情不畅或发情周期异常,主要原因有激素的过度使用、环境压力因素的增加以及卵巢功能衰退等,这样的情况喜爱,必须强化适龄母牛生殖健康的维护,完善生殖系统疾病预防与应急救治体系,当发现疾病迹象,实施隔离与治疗,确保病情不扩散,在母牛步入配种周期之前,开展全面的孕前健康筛查,以此提前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隐患,孕期管理需不断提升饲养标准,确保母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进入围产期,除进行常规的生殖健康检查外,还应加强对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包括对牛舍及子宫等关键区域实施严格消毒,有效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

3 结束语

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发展牛养殖业历来是提升家庭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引入冻精改良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牛群的受孕成功率,进而优化牛只的品种构成,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遵循技术规范,仔细执行改进流程,充分挖掘发挥该技术的潜能,力保母牛受孕率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 科 文 . 提 高 牛 冻 精 改 良 受 胎 率 的 措 施 [J]. 今 日 畜 牧 兽医,2024,40(2):53-55.

[2] 申 文 燕 . 牛 冻 精 改 良 受 胎 率 关 键 技 术 分 析 [J]. 中 国 畜 牧业,2024(12):60-61.

[3]陈晓军,李晔虎.提高肉牛冷冻精液情期受胎率的措施[J].畜牧兽医杂 志, 2023,42(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