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阶下中学思政课法治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路径
官虎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三山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在学生快速成长与发展的中学阶段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已经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教师需要以法治文化资源作为法治教育的载体,采用学习进阶理念在挖掘和传承这些资源的策划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内涵,并能够树立法治观念进而更好地培养法治素养,如此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渐进式发展。
一、中学思政课法治文化资源挖掘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而培养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学作为青少年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思政教育中通过深入借助挖掘法治文化资源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知识进而树立法治意识,逐步成长为适应法治社会要求的人才。
(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中学思政教学中存在内容较为单调、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会更为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中学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法治部分教学中挖掘法治文化资源可以借助法律法规、法治故事、法治案例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且也会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法治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在中学教学中深入挖掘法治文化资源可以借助生动有趣的内容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法律知识,在深入学习与探究中可以使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建立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进阶视角下中学思政课法治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路径
中学思政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对,学生的成长为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的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里就人教版高一必修 3《政治与法治》中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为例,就在学习进阶视角下如何挖掘法治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培养进行探究。
(一)基于学习进阶设定教学目标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在中学思政课课堂教师在设定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需求等,再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来设定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在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使学生掌握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 3《政治与法治》中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中“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时,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可以设定为使学生准确阐述法治治理主要包括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基本方式,并理解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法治治理基本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为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懂得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借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法治文化资源并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可以设定为有效激发学生对法治治理基本方式的认同感和敬畏感,用于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且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法治治理基本方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性,用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增强。而为了使教学能够得以有效实施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与层次化,基础目标为全体学生应掌握法治治理基本方式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而提高目标为中等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要能够深入分析具体案例中法治治理基本方式的应用并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针对优秀学生的拓展目标包括深入研究法治治理基本方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来撰写相关论文或报告用于提高法治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依照学习进阶理论挖掘教育资源
在中学思政教学课法治教学中为了使其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依照学习进阶理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来挖掘文化资源。学习进阶强调知识、技能与思维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从基础法治概念到复杂法治原理、从简单案例分析到综合法治实践进行挖掘,以逐步丰富资源内容进而切合学生的认知进阶,以促进中学思政课法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中“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为例,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深入研读教材中“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部分的内容,用于深入挖掘关键语句和文字描述背后所蕴含的法治理念。如:教材中提到“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教师可以从国家制度、社会秩序、人民权益等角度进行深入挖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依法治国为什么如此重要,以便于使学生初步理解法治治理基本方式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与之相关的生活案例,借助大街小巷售卖各种商品的商家都需要依法纳税,而税务部门依照统一标准进行征税可以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严格执法”,进而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大集体中尊重法律规定的必要性,这反映出规则的普遍属性且与法治治理中的规则权威性相呼应。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法治教师还可以引入古代和近现代法治治理相关的历史典故,可以借助商鞅变法中“徙木立信”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来了解为什么政府要通过树立公信力以推动法治的实施,让学生利用形象的故事明白法治治理不仅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信任对其实施也同样重要;教师还可以引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的重大举措和成就,以便于学生认识到法治治理基本方式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法治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可以为学生打造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其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中学习法治知识、建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能力。
(三)结合学习进阶开展多样教学活动
1. 情境教学法
在中学生阶段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情境,以便于学生在情境模拟中体验法律运用进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感知法治实践,有利于增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使法治素养得到培养。
2. 项目式学习法
在中学思政教学中为了有效应用法治文化资源并促进其传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结合法治热点或案例,用于打造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学习和探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多学科知识,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入理解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中“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学校周围商业环境这一情况来打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法治力量”的项目。在项目启动之前教师需要先向学生介绍项目主题和目标,并用简洁的语言来强调该项目与“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的紧密联系。随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每组 5 人左右。在项目开始之后各小组需要围绕项目主题收集资料,可以从新闻媒体、政府官网等了解与校园食品安全相关的热点事件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对校园周边的商家、学生、附近的居民等进行实地调查用于了解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资料收集完成之后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认真的态度筛选出与“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需要利用讨论的方式就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结合“法治治理的基本方式”进行分析。如:探讨为什么商家敢违规经营,是执法不严还是法律法规不完善?怎样运用“科学立法”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有效处理监管漏洞;怎样“严格执法”才能对违规商家形成有效震慑;以及怎样推动“全民守法”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法治意识等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讨论以便于根据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问题制定科学方案,明确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等。在此基础学生可以将其以文字、文字+图片等方式整理项目成果,并推选一名组员上台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以便于在交流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并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法律视频课程、法治案例库以及在线测试等丰富学习资源,而在线下可以侧重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的组织。这种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有利于知识的丰富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在学习进阶下中学思政课法治文化资源的挖掘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全面成长以及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并借助图书馆、网络平台等来搜集文字、视频、音频等丰富的资源,再结合情境化教学、项目式学习法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法使学生在搜集和利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法治意识得以建立、法治能力得到培养,进而可以成长为促进国家发展、民族繁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秋平.中学思政课教学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3,(21):87-89.
[2]陈金凤.初高中思政课法治模块的学习进阶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3.
[3] 陈冬燕. 初高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的优化衔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47):53-55.
[4]黄东.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三重维度[J].中 国法治,2024,(11):8-12.
[5]王文波,邢凤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下榜样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3):28-32
(本文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学习进阶视域下中学思政课浸润法治意识的路径研究》课题
编号 FQ2024ZX41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