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视域下小学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的意义探究
陈月花
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
一、群文阅读与童话教学的融合价值
群文阅读就是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组成组文,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起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个好处,就是能让大家把好几篇文章对比阅读。而童话,天生就充满幻想,还能教给孩子道理,两者搭配在一起能锦上添花。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从“看图画想事情”往“用文字想事情”过渡的阶段。童话里会说话的小动物、魔法变出来的奇妙情节,刚好能抓住他们的兴趣;再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把几篇童话放在一起阅读,孩子就能看出不同故事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的地方,慢慢学会从“一篇一篇读”到“系统着理解”的思考方式。
二、群文阅读对童话教学的多维意义
(一)激活想象思维,拓宽认知
童话的灵魂就是“想象”,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把同主题的童话归到一起,能让孩子的想象力更活跃。比如说讲“魔法”这个主题,把《灰姑娘》《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放在一起阅读,灰姑娘有仙女的魔杖帮忙,白雪公主对着魔镜问问题,匹诺曹有蓝仙女的咒语—孩子就能发现,不同故事里的魔法不一样,但都在讲“好人会战胜坏人”“愿望能实现”的道理。这样对比着读,孩子就不会只盯着一个故事看,还能明白童话的想象不是乱编的,而是有规律的,慢慢就学会“在幻想里找逻辑”了。
学生们深入琢磨这些不同的故事后,慢慢明白“魔法”不只是童话里的奇幻设定,更像一种象征符号,藏着大家心里共通的想法,比如“正义肯定能打败邪恶”“愿望总有实现的一天”这些。这种把多篇童话对比着读的方法,就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不再只盯着一个故事看,能清楚发现童话里的想象虽然千奇百怪,但也有规律可循。这样一来,孩子们读童话时既能沉浸在幻想里,还能学着“在幻想中理清楚逻辑”,让脑子越用越灵活。
(二)深化情感体验,培育审美素养
童话里藏着好多情感教育的宝藏,把相关的故事串起来读,孩子的感受会更深刻。以“成长”这个主题为例,把《小王子》(选段)、《小鲤鱼跳龙门》《犟龟》放在一起:小王子在旅行中懂得了“爱和责任”,小鲤鱼跳过龙门证明了自己,犟龟一步步坚持走到了庆典现场—这些故事都是讲“遇到困难怎么克服”,最后都在说“成长需要勇气和智慧”。孩子读着不同的故事,却能感受到一样的道理,慢慢就知道“善良”“勇敢”“坚持”这些品质是多么可贵了。
学生们对比着读这些故事时,就像跟着主角们一起长大呢:小王子在宇宙里旅行,遇到好多事,最后明白“爱和责任”到底是什么;小鲤鱼鼓起勇气去冒险,靠坚持和聪明跳过了龙门,让自己变得不一样;犟龟不管路多远多难,一直信自己能走到,最后真的赶上了热闹的庆典。这些故事讲的事都不一样,但都是先让主角遇到麻烦,再让他们解决麻烦的规律,都在告诉我们“长大需要勇气和智慧”这个道理。
这种多维度的情感浸润,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能够帮助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在生动具象的故事中,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情感价值。他们在感受故事魅力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逐渐形成对 “善良、勇敢、坚持” 等美好品质的审美认同,如同在心灵的花园中播下了一颗颗美好的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
(三)建构阅读策略,提升语用能力
群文阅读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读”“对”“比”“议”这些阅读方法。在童话教学里,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读完《皇帝的新装》《狼来了》《木偶奇遇记》,让孩子说说这几个故事里“说谎”的后果,再想想“为什么要诚实”;或者读《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让孩子看看故事里的环境描写(像花园怎么变的、大树怎么没的)和故事主题有什么关系。这样从“懂故事”到“学方法”的训练,能让孩子把读童话的收获用到语言表达上,比如让他们仿写一段“有魔法的物品”,或者改编故事里的对话,真正做到“读”和“用”结合起来。
(四)渗透文化认知,拓宽精神视野
童话就像文化的小窗户,把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童话放在一起读,能让孩子知道世界很大,文化很多样。比如把中国的《神笔马良》、丹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德国的《小红帽》一起讲:马良的神笔体现了“为大家做好事”的想法,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看到西方社会的问题,小红帽的故事提醒我们“别随便信陌生人”。这样对比着读,不只是看故事热闹,还能让孩子想想“不同地方的人怎么通过童话教孩子生活的道理”,从小就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
通过对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童话的阅读与比较,学生们如同推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文化世界的大门,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能体会到人类文化的共通之处。这种文化的渗透与碰撞,拓宽了学生的精神视野,使他们学会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世界、尊重差异,培养出包容开放的文化胸怀,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丰富而多元的养分。
三、群文阅读在童话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1.议题聚焦性:例如“会说话的动物”“神奇的礼物”这种具体的主题,别选太抽象的概念。
2.组文适切性:选篇幅不长、语言生动的童话,配点插画或者选改编版,让孩子读起来轻松快乐。
3.活动趣味性:可以让孩子演课本剧、故事续编、画故事思维导图、画表格对比不同故事,这样他们才愿意学。
四、结语
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教童话,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一篇一篇孤立着读”的局限。孩子读着一篇篇童话,就像在不同的幻想世界里穿梭,既能打开思维,又能懂得情感,还能了解不同的文化。这种教学方法既尊重了童话“用美好事物教育人”的本质,又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给孩子的语文能力打下了基础,真正做到了“读得开心”和“学得扎实”两全其美。
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阅读策略训练,如比较、归纳、推理等,像为学生打造了一把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它巧妙地实现了 “趣味阅读” 与 “能力培养” 的有机统一,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童话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就一条充满阳光与希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 年第 4 期。
[2]武琪《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 8 期。
[3]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4]于泽元.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