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燕
舟山定海广华医院 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
带状疱疹作为感染性疾病,常常单侧出现,腰部属于常见位置,同时存在传染性。患者以成簇的水疱样皮疹为常见表现,常顺着神经支配区域呈带状分布,同时伴随剧烈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1]。现阶段,临床对于该病主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常见药为阿昔洛韦,其可以阻断病毒 DNA 合成,在急性期对控制水疱发展、促进水疱结痂存在重要作用。但是单一用药有局限性。糖皮质激素存在的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强大,可缓解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疼痛递质释放,缓解疼痛[2]。所以,本文分析该病给予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改善疼痛、细胞因子水平的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8 月,78 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9例,男 21 例,女 18 例,平均年龄 (47.14±2.14) 岁;对照组 39 例,男 20例,女 19 例,平均年龄 48.08±2.18 )岁,两组资料对比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 20mg 维生素 B1(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669)、 500μg 维生素 B12(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999)以配合治疗,3 次/d。
对照组:阿昔洛韦片。口服阿昔洛韦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0771) 400mg/ /次,每 6 小时 1 次,4 次/d。
观察组:阿昔洛韦(同上) + 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0770), 10mg/ 次,于早、晚餐后口服用药,2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 1 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完全愈合时间、水疱消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疼痛评分-VAS 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3])、细胞因子(白介素-6 等)、不良反应(恶心等)。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 分析数据, P<0.05 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组间 VAS 评分比较 (P>0.05) ;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2.2 细胞因子
治疗后,组间比较 (P<0.05), )。见表 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 (P>0.05) 。见表 3。

3 讨论
带状疱疹具有比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炎顺着神经纤维扩散而累及全身皮肤,进而出现全身性病理改变。局部炎性反应干扰机体微循环,形成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炎症,促使胸、头面等部位皮肤出现成簇水疱[4]。同时,炎症细胞多聚集于神经支配区域,损害全身神经功能,导致神经性疼痛。这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分析原因:阿昔洛韦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 DNA 多聚酶活性,阻断病毒 DNA 合成与复制,从而快速控制病毒增殖,显著缩短水泡消失、结痂及完全愈合时间,进而降低疼痛强度[5]。糖皮质激素则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强力抑制白介素-1β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节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水肿,协同阿昔洛韦从抗病毒、抗炎双途径加速病情恢复[6]。且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说明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带状疱疹采取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治疗既可以加快症状消失,也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且有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美群.阿昔洛韦联合红外线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血清炎症 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8):1159-1161.
[2]黄友庆,张胡磊,邱君丽.糖皮质激素联用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4,30(21):66-69.
[3]李喜梅,王瑞,冯艳花.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症状、血清 CXCL10、NF-κB 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4,51(9):183-186.
[4]谢兰清,王建锋,张虹亚,秦晓明.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 Thl7Treg 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4,30(2):223-230.
[5]闫晓妹,李文涛,李亚君.复方黄柏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24,47(6):15-18.
[6]董颖,王博,靳卓.伐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L-6、IL-2、IL-10 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