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警种培养方向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研究
杨战海
南京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1、引言
全球化加速且国际犯罪形式多样化,这几年走私犯罪案件数量大增且复杂性显著上升,近五年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走私犯罪案件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8% 左右且这些年涉案高科技手段和跨境网络的案件占比不断攀升,这就使得警务人才专业素养要求提高且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更突出,而《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是高等警察教育重要部分且在专业警种培养里地位不可替代,不过现在这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存在不少像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不深、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从而限制了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怎样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访谈这些研究方法聚焦《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并对其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后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推动高等警察教育改革发展并且有助于专业警种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进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1]。
2、《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研究
2.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这门课设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结合专业警种培养方向的核心要求并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培育凸显出来[2]。这几年全球走私犯罪形式变得复杂起来且我国每年在打击走私犯罪方面投入的资金就不断增加,公安部数据表明 2022 年全国侦办走私案件的数量达到 3.8 万件且涉案金额超 1500‰ ,在这种情况下警务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职业操守特别关键,所以课程思政目标就得明确为让学生有坚定理想信念、很强责任意识以及严谨职业道德从而能在复杂执法环境里守住法律底线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3]。此外,课程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走私犯罪案件侦查专业知识体系并且把其中含着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例如讲跨国走私犯罪案例时能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以强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分析案件侦查策略时要着重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服务意识进而让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互相补充形成有机统一的教学内容框架[4]。
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就得结合走私犯罪侦查的特性,把专业课程里的思政元素系统地梳理出来并融入教学全过程,比如讲授走私犯罪侦查技术的时候,而在讲解执法规范时,要将廉洁从警、公正执法的理念融入其中来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职业操守,这样的内容设计既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又可让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产生影响,进而为培育高素质警务人才打下坚实根基[5]。
2.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思政教学要提升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因为当下传统讲授式教学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且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更易形式化,所以得探寻像案例教学法这样选取有代表性的走私犯罪案件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案背后的政经社因素以培育全局观念与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例如选取近年破获的跨境电商走私、濒危物种走私等重大走私案件让学生模拟侦查就能体会到依法执法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而且情景模拟法这种设置真实执法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复杂执法环境下的决策过程来加强职业素养与应变能力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推广。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给课程思政教学带来新路径,虚拟仿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被利用起来构建出高度仿真的走私犯罪侦查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沉浸式学习能提升专业技能与思政素养,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走私现场,学生不但掌握侦查技巧还深深明白打击走私犯罪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而且线上教学平台的运用让思政教育有更多可能,教师用在线讨论、主题分享等形式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走私犯罪的社会危害以及治理对策,不过要注意选教学方法要始终以课程思政目标为中心,保证每种方法都能有效传达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唯有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发展紧密联系专业特点,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才能深度融合,从而有力支撑德才兼备的警务人才培养。
2.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科学合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里的评价体系需要包含多个维度的指标,其中既有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也有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效果方面的内容,要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可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能力和综合考核等方式,例如课堂表现重点看学生在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以考察学生能否把思想政治理念融入专业问题解决过程,作业质量方面让学生交融合思政元素的专题报告或者案例分析来评估他们对走私犯罪社会影响理解的深度,多元评价主体如教师、同学和校外专家得被引入综合考核中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构建这种多维度评价体系不但能客观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能给后续教学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促使高等警察教育不断发展优化。
3、结论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被本研究当作切入点以深入探寻专业警种培养方向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当下课程思政教学在融入深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且这些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而若要让专业警种人才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则需加深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创新多元化教学手段、构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于近几年公安行业对高素质警务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统计显示 2018 到 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新增警力里有高等教育背景者比例提高了 15% 从而更突出了高等警察教育改革的意义,本研究成果不但给专业警种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也给推动高等警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培育德才兼备的现代化警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应军.警惕“套代购”“赚汇率”远离普通货物走私犯罪[N].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25-08-22 (004)
[2]李建军. 走私犯罪专门性问题的辩护难点及其突破[J].政法学刊,2025,42(01):54-61.
[3]石经海,邱胜帆. 走私货物、物品刑事处置的司法乱象与规范路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
[4]潘从武, 李华太.比出精兵强将培养警种尖兵[N]. 法治日报, 2024-08-06 (009).
[5]施小雪. 论政法院校知识产权专业警种人才培养路径的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
报,2021,(04):1-5.课题:本文系教改一般课题“基于专业警种培养方向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研究—
以《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学》课程为例”YB25004 阶段性成果;作者信息:杨战海,男 (1990.02—),汉族,籍贯山东潍坊,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侦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