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及仓储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
樊碧林
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剧。物资采购和仓储管理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涵盖了从原材料获取到库存储存的全过程,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效益。合理的采购决策和高效的仓储管理不仅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积压,还能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一、物资采购与仓储管理的内涵与成本构成
(一)物资采购的定义及流程
物资采购是企业为保障生产和运营顺利进行,按照一定程序从供应商处采购所需物资的全过程。采购活动涵盖了需求计划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价格谈判、合同签订以及货物验收和交付等多个环节。需求计划阶段,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确定采购数量和时间,确保物资供应的连续性[1]。供应商管理包括考察供应商资质、评估其供货能力和信誉,确保采购物资质量稳定。价格谈判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谈判争取合理价格和付款条件。
(二)仓储管理的内涵与职能
仓储管理是指在物资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对物资的接收、存储、保管以及发放等环节的有效组织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资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以合理数量供应,支撑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仓储管理涉及货物的入库检验、分类存放、库存维护以及出库管理等内容。科学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积压和损耗。仓储不仅承担储存功能,还通过合理布局和先进设备提高物资的调配效率,减少取用时间。
(三)采购及仓储成本构成分析
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直接采购成本和间接管理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主要是采购商品的价格,同时涵盖运输费、保险费等与物流相关的费用,这部分成本直接影响物资的单位采购价格。间接成本则包括采购部门员工工资、采购信息系统维护费用以及合同管理、审计等辅助费用,这些支出属于保障采购活动顺利进行的管理成本。仓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主要是仓库租金、设备购置及折旧费用,这些费用在一定期限内相对稳定。
二、物资采购及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物资采购阶段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和合理的预算安排,导致采购活动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容易出现盲目采购或重复采购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资金占用。供应商管理方面,企业往往缺少完善的评估和选择机制,未能建立稳定且高效的供应商体系,议价能力不足,使采购成本波动较大,影响采购价格的稳定性。采购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薄弱,数据分析能力不强,导致采购透明度低,采购决策缺乏数据支持,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
(二)仓储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缺少科学的库存规划和动态调整机制,导致库存量过大,资金大量占用,影响企业现金流。库存周转率低,物资积压严重,部分存货长期滞销,增加了仓储成本和物资损耗风险。仓库布局设计欠缺合理性,货位分配不科学,存取流程繁琐,降低了仓库操作效率,延长了货物周转时间。仓储设备和技术更新缓慢,缺乏现代化管理工具支持,进一步限制了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安全库存与库存风险管理不足
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安全库存管理机制,对库存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应对不足,导致库存安全水平无法保障。部分物资因预测不准确或管理疏忽,出现大量呆滞品和过期物资,增加库存损失风险,浪费企业资源。库存盘点和账实核对工作不到位,存在账物不符现象,影响库存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采购和生产决策。库存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导致突发情况时无法快速反应和调整,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安全库存与风险管理的缺失,使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上存在隐患。
四、物资采购及仓储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完善采购制度与流程标准化
现代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采购制度,明确采购流程、权限和职责,确保采购活动规范有序。标准化流程涵盖采购申请、供应商评审、合同签订、验收付款等环节,保障每一步均有据可依[2]。推行电子化采购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采购流程在线审批、合同管理及数据共享,提升采购透明度和工作效率。通过制度规范约束采购行为,减少随意采购和重复采购现象,降低采购风险和成本。
(二)加强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管理
企业应注重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商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和长期战略合作,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通过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定期评估,保证物资质量和交付能力。推动信息共享,实现采购计划、库存状况和市场需求在供应链上下游的透明流动,增强各方协同反应能力。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优化采购与供应流程,减少信息延迟和误差。强化供应商绩效考核,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服务水平。良好的供应链协同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升采购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助力企业控制采购风险。
(三)优化库存管理策略
合理库存管理是现代企业降低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的关键。应用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科学确定订货数量,平衡订购频率与持有成本。通过 ABC 分类法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级管理,重点关注高价值、关键物资的库存控制。结合准时制(JIT)和物料需求计划(MRP)方法,实现库存的动态调整,减少积压和缺货现象。定期开展库存盘点和库存分析,识别呆滞库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支持采购和生产的协同,降低库存风险,促进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提升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
现代企业应广泛采用仓储管理系统(WM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仓库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3]。智能仓储能够实现货物快速入库、合理布局和精准拣选,提升仓储空间利用率和操作效率。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位规划,减少物资搬运时间,降低人工成本和差错率。结合自动化设备如输送带、叉车机器人等,提高仓库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建立采购及仓储成本核算体系,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绩效考核,全面监控各环节成本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五、结论
物资采购及仓储管理作为企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在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采购计划、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合理的库存控制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企业能够有效降低采购与仓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珊. 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2):88-90.
[2] 罗振. 对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3(6):101-103.
[3] 唐晶. 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