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

作者

张文东

阿尔山市交通运输局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 137801

一、引言

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公路网络日益庞大。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而公路养护则是维持公路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手段。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与有效的养护措施相结合,对于保障公路的通行能力、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一)施工准备阶段

1.技术交底

在施工开始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这包括对设计文件的解读,使施工人员了解关键信息;明确施工工艺流程,让施工人员知晓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要点、先后顺序以及衔接要求;强调质量标准,告知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验收规范以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规模、施工环境、工期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同时,要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科学配置,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劳动力,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制定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计划,以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包含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3.原材料质量控制

公路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和检验制度。在采购原材料时,要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对于进场的原材料,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抽样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用于施工,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及时清退,以杜绝质量隐患。

(二)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测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对于公路的中线测量,要确保路线的平面位置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高程测量要保证路面的纵坡和横坡符合设计要求,以利于排水和行车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及时纠正测量误差,确保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施工工艺控制

公路施工涉及多种施工工艺,每一种工艺都有其特定的操作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在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碾压工艺等都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离析、裂缝等质量问题。

3.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方式包括自检、互检和专检。施工班组在完成每道工序后要进行自检,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要求;不同工序之间的施工人员要进行互检,互相监督施工质量;项目质量管理部门要进行专检,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在施工完成后,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只有验收合格的工程才能投入使用。

(三)施工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质量管理部门要负责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工作;施工班组要负责本班组施工质量的自检和整改工作。通过明确职责,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格局。

2.质量改进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质量统计分析等手段,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然后采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加强养护等措施,防止类似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同时,要鼓励施工人员提出质量改进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三、公路养护措施

(一)日常养护

1.路面清扫与保洁

公路路面的清洁状况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公路的使用寿命。日常养护中,要定期对公路路面进行清扫。对于交通流量大的公路,可以采用机械化清扫设备,提高清扫效率。同时,要对公路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防止雨水积聚侵蚀路基和路面。

2.交通标志与标线维护

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要定期检查交通标志是否牢固、清晰、准确,对于损坏、变形、褪色的交通标志要及时更换或修复。对于路面标线,要定期检查其磨损情况,当标线磨损严重、不清晰时,要及时进行补划,确保交通标志和标线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3.绿化养护

公路两侧的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还能起到防风、防沙、降低噪音等作用。日常养护中,要对绿化植物进行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植物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形成良好的公路景观。

(二)预防性养护

1.路面封层

对于新建公路或路面状况较好的公路,可以采用路面封层技术进行预防性养护。路面封层是在路面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沥青或乳化沥青,然后撒布一层碎石,经过碾压形成一层保护层。这种保护层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延缓路面的老化和损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微表处

微表处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它是在路面上喷洒一层特殊的沥青混合料,形成一层均匀的薄层。这种薄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防水性能和耐磨性能,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的抗滑系数,减少车辆制动距离,同时防止雨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延缓路面病害的发展。微表处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的公路。

3.桥面防水处理

在桥面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水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桥面防水层的质量。在桥梁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桥面防水层的损坏情况,对于出现裂缝、起皮、老化等现象的防水层要及时进行修复,防止雨水渗入桥面板,引起桥面板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结构损坏,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四、结论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通过加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施工质量,为公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而公路养护则是维持公路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等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公路病害,保障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今后的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措施的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史望,张靖科.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4):116-118.

[2]张倩.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4,(02):76-78.

[3]任正军.分析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J].居业,2023,(0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