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

何建平

身份证号:152630********7519 833200

1 兵团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金融支持困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肩负屯垦戍边使命,在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 中作用关键。其独特体制使经济发展模式异于一般行政区域,形成农业为基、工业主导、服务业协调的产业格局。当前兵团经济总量稳增、产业结构优化,但高质量发展仍存挑战。

兵团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棉花、番茄、红枣等优势农产品全国地位重要。工业以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支柱,体系渐完善,却存在产业链延伸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的问题。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水平待提升。各师市发展失衡,南疆师市基础薄弱,北疆师市发展较快。

借鉴金融业集聚水平测度经验,兵团金融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明显。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周边师市,边境团场和南疆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潜力释放。这种结构性失衡,既影响兵团整体经济协调发展,又削弱政策性金融支持有效性与精准性,亟需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改善。

1.2 政策性金融支持中的主要问题

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发展时,暴露诸多结构性问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偏低,成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当前政策性银行信贷多投向传统农业与基础设施,对新兴产业、高附加值项目支持不足,与兵团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错配明显。

融资渠道狭窄问题突出,政策性银行支持的重点是兵团大型国有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未建立,调研显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周期长、手续复杂制约企业活力。且金融创新产品不足,缺乏特色产业专项工具,传统信贷难满足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需求。

信贷产品设计考量兵团不充分,信贷产品的设计全国执行标准统一,但未考虑边疆特殊性,兵团偏远,基础设施差,兵团普惠金融覆盖面低,兵团企业财务状况、授信额度、担保能力不足等现状导致政策性金融现行的信贷政策支持兵团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新疆地区也多次向总行申请差异化信贷政策,但在执行中差异化政策红利释放不足。

政策协调机制不完善,机构间缺乏统筹,易现重复投资与浪费。监管政策与兵团需求匹配度不高,部分政策执行缺乏灵活性,难适应发展变化。这些问题既影响支持效果,也制约兵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政策性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推动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兵团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失衡,传统信贷产品与兵团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亟待深化,优化配置需从创新金融工具、完善信贷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三方面协同发力。

创新金融工具需结合兵团产业特色与发展阶段。绿色信贷可针对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产业设专项授信额度,通过差异化利率定价和担保机制,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农业、节水灌溉、新能源开发领域;产业链金融可围绕棉花、番茄等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构建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以供应链融资、仓单质押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信贷政策完善需建立精准风险评估与定价机制。针对农业现代化项目的季节性、周期性,设计灵活还款方式与宽限期;借鉴天津经验探索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机制,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形成多层次信贷支持体系。

融资渠道拓宽应构建多元资金来源结构。除传统信贷外,积极发展债券融资、股权投资、融资租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项目发行专项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格局,为风险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2.2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兵团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经济结构,使其金融风险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构建多层次、全

1.1 兵团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方位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兵团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集中度较高、担保体系不完善、风险识别能力有限等方面,传统风险管控模式难以适配其经济发展实际需求。

建立针对性风险管理策略,需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维度同步推进。制度层面,应构建覆盖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评估标准与分类管理机制。参考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设计兵团特有的风险隔离和缓冲机制,通过建立行业风险隔离墙与跨区域风险分散机制,防范单一产业或区域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蔓延。

数字化风控工具为兵团金融风险防控提供新支撑。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实时监测系统,可动态跟踪、预警兵团各师市金融风险状况;整合内部经济数据、气候环境信息与市场变化趋势,构建多维度风险评估模型,提升风险识别准确性与时效性。同时搭建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信息互通,形成协同防控格局。

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是政策性金融有效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当前兵团缺乏政策性金融专门法规制度,导致政策执行无统一标准与有效监督,需从法律法规、制度安排、财政支持多维度统筹,形成制度框架。

法律层面应优先制定兵团专属金融法规,结合其特殊管理体制与发展需求,在现有监管框架内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及法律依据。制度层面需建立准入标准、风险控制要求与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政策执行规范有效。

财政配套支持是体系完善的重要部分。通过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施税收优惠,可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与风险,且财政措施需与金融政策结合,借财政资金引导放大金融资源配置效应。

基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内涵,需构建兵团政策性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资金投放效率、产业支持效果、风险控制水平等,以定量与定性结合为政策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建立定期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适配发展阶段与环境变化,为多方协同机制运行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3.2 强化多方协同机制

政策性金融支持兵团高质量发展,需构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有机体系。当前金融生态复杂,单一主体难满足兵团多元需求,需建长效协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协同规则与激励机制,推动各主体按政策目标形成发展合力。

跨部门协调平台是多方协同的重要载体,需整合兵团各师市、相关部委、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重点企业,建立定期会商与项目联审制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项目信息、政策动态、风险预警实时共享,提升资源配置精准度与时效性。借鉴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兵团数字金融区域协作,借数字化平台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兵团战略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协同效率。

协同创新机制构建需注重产学研一体化,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兵团科研院所、高校建长期合作,共研适配特色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建立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担保基金分散风险,提高参与积极性。同时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依兵团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变化优化协同模式与合作重点,保障机制持续有效与适配。

参考文献

[1] 上官秀秀. 福建省金融业集聚水平测度与路径优化探析[J]. 北方经贸, 2025(03):102-105.

[2] 黄宣坚, 梁智铭. 农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探析[J]. 农机市场, 2025(04):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