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
孟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第十五幼儿园
“蒙以养正,圣功也。”幼儿阶段是价值观和文化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智慧与审美,是滋养幼儿成长的宝贵资源。幼 力以幼 兴趣为核心,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是将传统文 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常把“传统节日” 没有与教学目标深度结合,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因此,研究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科学策略,对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落实文化启蒙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幼儿认知特点,筛选生活化的传统文化元素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文化概念很难理解,所以在选传统文化元素时,得遵循“生活化”原则,从幼儿熟悉的日常事物、生活场景里找素材,让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传统文化里很多元素本来就来自生活,像传统饮食、传统玩具、传统民俗等,这些元素和幼儿的生活离得近,能降低他们的认知难度。同时,选元素时要紧扣主题教学目标,不能随便堆,比如“春天”主题可以搭配“春分竖蛋”的民俗,“动手做”主题可以融入“剪纸、折纸”这类传统手工艺,确保传统文化元素能为主题服务,而不是变成无关的“额外内容”。
例如,在中班开展“好吃的食物”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围绕“认识食物特点、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这个目标,筛选“传统节气美食”这种生活化元素。考虑到中班幼儿对“节气”没什么概念,教师不直接讲节气知识,而是挑他们熟悉的“清明青团”“冬至饺子”“中秋月饼”当切入点,这些食物幼儿大多吃过,而且外形、味道都有特点。教学时,教师先拿出青团、饺子、月饼的实物,让幼儿看颜色、摸质感、闻气味;再用简单的绘本故事,讲“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民间传说;最后带幼儿用彩泥模仿做这些美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印象。整个过程里,传统文化元素和主题目标贴得近,又符合幼儿生活经验,不会让幼儿觉得抽象难懂。
二、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元素可参与可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也是幼儿园主题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主题教学,关键是把文化内容变成幼儿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玩的时候主动感知文化,而不是被动听知识。传统文化里有很多适合游戏的素材,像传统民间游戏、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这些素材本身就有意思、能参与。通过游戏化设计,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幼儿在玩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文化的乐趣,还能在互动中理解文化的意思,实现“玩中学、学中悟”的效果。
例如,在大班开展“热闹的节日”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围绕“了解传统节日习俗、感受节日氛围”的目标,设计“舞龙庆新年”的游戏活动,融入“传统民俗”元素。首先,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简易的舞龙道具:用红色绸布做龙身,黄色卡纸剪成龙鳞,竹竿当龙杆,让幼儿在动手时熟悉“龙”的样子;然后简单讲“舞龙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代表吉祥如意”;最后组织游戏:把幼儿分成5-6 人一组,每组拿一根龙杆,跟着传统锣鼓音乐,模仿“龙盘旋”“龙摆尾”“龙抬头”的动作,在活动室里“舞龙”。游戏中,幼儿得互相配合才能让“龙”动起来,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还在热闹的氛围里直观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对“春节很热闹”的理解也更深刻,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图片,而是能参与、能体验的活动。
三、联动家庭资源,构建家园共育的传统文化场景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传统文化教育尤其需要家园一起努力,很多家庭里本来就有传统习俗,比如过年贴春联、中秋赏月、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一起参与,能让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里,形成教育合力 避免 在幼 学了 ”的碎片化学习。在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亲子任务卡” “家庭文化分 让家长参与传统文化教学:比如让家长带幼儿体验家里的传统习俗,记录下来;或者邀请有传统文化特长的家长来幼儿园上课,给幼儿展示传统文化技能。通过家园联动,幼儿能在幼儿园和家里两个地方持续感受传统文化,加深记忆。
例如,在小班开展“我的家”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围绕“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礼仪”的目标,设计“我家的传统小礼仪”亲子活动,融入“传统家庭礼仪”元素。首先,教师给家长发“亲子任务卡”,内容包括:和幼儿一起学“长辈先动筷”的吃饭礼仪;教幼儿说一句传统礼貌用语;用照片或短视频记录幼儿做礼仪的瞬间。家长根据任务卡,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幼儿园的主题分享会上,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照片或视频,说说“我在家做的礼貌小事”。通过家园联动,幼儿在家庭里实践、在幼儿园分享,对“传统家庭礼仪”的理解更深刻,传统文化元素也自然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实现了“教育生活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加内容”,而是要以幼儿为中心,找到文化和教学的“结合点”。文章提出的三个策略,核心都是让传统文化变得“贴近幼儿、吸引幼儿、适合幼儿”,让幼儿在主题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感知文化、喜欢文化。当然,传统文化元素很丰富,幼儿园在实践中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幼儿的年龄特点多创新。相信通过科学的策略引导,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能成为传统文化启蒙的重要阵地,帮幼儿在童年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欢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26):51-52
[2] 李 新颜. 优 秀传 统文化 与幼儿 园主 题教育 融合 的实践 性研究 [J]. 牡丹 江教 育学院 学报,2023(06):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