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探析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作者

刘文志

身份证号码:23232119891130411X 黑龙江省黑河航道事务中心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档案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重要记录和信息载体,其管理水平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决策的科学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快速获取和高效利用的需求,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检索和利用,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本文旨在探析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到检索、借阅等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例如,在查找一份特定档案时,工作人员需要在堆积如山的纸质档案中逐一翻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档案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快速检索和精准定位,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数字化处理减少了纸质档案的使用,降低了管理成本,如存储空间、纸张、装订等费用。

1.2 保障档案安全

纸质档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虫蛀等)和人为因素(如损坏、丢失、篡改等)的影响,一旦发生意外,档案信息将难以恢复,给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系统备份、加密存储等手段,有效地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即使遇到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等情况,也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快速恢复,确保档案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1.3 便于查询和利用

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档案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日期、主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快速查询,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和效益。例如,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决策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迅速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信息化管理还支持远程访问和共享,方便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4 促进工作协同

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多部门、多地点的档案共享和协同工作,各部门人员可以实时获取和更新档案信息,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和传递不畅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营水平。

2.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不足

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推动和落实力度。他们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例如,一些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2.2 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也未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在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因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参照的依据标准,使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进行。例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环节缺乏明确的流程和规范,导致档案信息混乱、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

2.3 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因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老化,管理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落后,加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风险问题,极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质量。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单一,兼容性差,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管理需求。同时,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导致档案信息泄露和损坏。

2.4 缺少信息管理安全意识

科技水平的进步为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同时也带来了病毒和风险。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信息系统存在的故障,采用非法方式盗用重要信息,给机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如随意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在公共网络环境下处理档案信息等,增加了档案信息泄露的风险。

3.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重视与宣传

机关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推动和落实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管理人员普及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积极参与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来。

3.2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建立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流程,以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档案收集方面,要明确收集的范围、内容、时间和方式,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档案整理方面,要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目规则,便于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在档案归档方面,要规定归档的时间、程序和要求,确保档案的及时归档和安全保管;在档案借阅方面,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防止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泄露。

3.3 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

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更新和升级信息化设备,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和技术。同时,要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合作,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定制开发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功能性。此外,还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机关事业单位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加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5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机关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档案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流程,加强对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禁止在非安全网络环境下处理档案信息。同时,要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备份,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4. 结论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档案安全、促进工作协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管理意识不足、制度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人员素养欠缺及安全风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重视与宣传,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解成 锋. 事 业单位 档案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探究[J]. 办 公室业务,2014(10S):1.

[2]金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举措[J].四川劳动保障,2023(05):17-18.

[3]王丹.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D].统计与管理,2014(10):2.

[4]刘丽茹. 加强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