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徐颖颖

浙江省江山市大溪滩小学,浙江 江山 324100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保持“教”“学”“评”三者一致,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创建,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尤其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小学语文教师将“教”“学”“评”三者相互结合,借助多元评价模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质量。

一、创设单元整体学习清单,展现教学灵活性

单元整体学习清单是秉持着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综合思路[1],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打造高质量教学课堂。单元整体学习清单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学生学习难度偏大,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创建单元整体学习清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难点,与常规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模式有所差异,教师日常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学习清单,为学生展现清晰的学习思路,把“教学评一致性”基本原则践行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结合单元整体学习清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主题围绕“神话传说”而展开,教材纳入四篇文章《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教师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明确不同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学习驱动力。教师创设单元整体学习清单,指导学生完成单元整体学习任务,拟定“我会编故事”的口语交际教学主题,考查学生对神话故事的掌握情况。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讨论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调动学生的表达兴趣,以便对学生展开个性化写作指导。最终,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从“文本写作”“故事阅读”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单元整体学习清单,如若学生的掌握良好且有较强写作能力,教师可在单元整体学习清单中增设“我来写故事”学习任务,使学生完成口语交际任务的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编写成一篇小文章。如若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直接完成写作任务难度比较大,教师可在单元整体学习清单中创设“品读新故事”的任务,指引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并创设“看图说话”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场景写作,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考察结果,及时调整单元整体学习清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单元整体任务群,实现个性化学习

由于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不尽相同[2],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创设单元整体任务群,把各个层次的学习指引至“教”“学”“评”三个环节中,以免由于单元整体任务群学习难度过大,限制学生全面发展。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创建单元任务群,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块,前两个模块主要以夯实学习基础为主,后两个模块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在第一个模块设计中,教师创设课内字词任务为主,以填空的方式展开,加深学生对“昙花”“花圃”等词汇的理解;在第二个模块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本内容,知晓作者主要表达的内容,进而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习性;在第三个模块设计中,教师下达景物观察任务,指引学生观察校园内植物外形,使学生能够抓住植物显著特点;在第四个模块设计中,教师为学生安排观察实践任务,让学生按照单元整体写作要求,完成科学实验任务,撰写相关实验报告。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围绕某一篇文章而展开,而是在“教学评一致性”指引下创设多个学习任务群,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教师通过展现任务群中的评价导向作用,使学习任务群与“教”“学”“评”三个环节相互融合,让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三、创设单元整体问题情景,凸显教学科学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围绕单元问题的共性特点,践行“教学评一致性”基本原则,指引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与分析中,完成学习任务。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教师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文章相互融合,向学生介绍自然美丽景观,牢牢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感知大自然不同事物的多元特点,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之情。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智慧白板,为学生播放《蓝色星球》视频片段,使学生真切体会自然的奇妙,随后教师构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奇妙的景象呢?”“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种景象? “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驱动力,使学生展开深层阅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践行“教学评一致性”满足新课程标准,凸显学生的核心地位,强化整体教学成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单元整体学习清单、单元整体任务群的创设,拟定多元的单元问题情景,使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得到有效激活,全身心投入“教”“学”“评”三个环节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利侠.立足单元整体: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为例[J].新教育, 2024(2):37-39.

[2]滕小彦.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整体备课探究[J].广西教育, 2025(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