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方法优化

作者

牛胜利

武汉市三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430050

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工作至关重要。建筑节能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准确检测这些材料的热工性能则是确保其有效应用的基础。热工性能良好的建筑节能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不断优化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现状与问题

2.1 检测标准与规范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的标准与规范,如 GB/T 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2008《绝热材料 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等。这些标准和规范对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随着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不断涌现,部分现有标准和规范在某些方面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检测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

2.2 常用检测方法及原理

2.2.1 稳态法

稳态法是基于在稳定热状态下测量材料热传递性能的方法。其中,防护热板法是一种典型的稳态法,其原理是在已知厚度的样品上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通过测量通过试样有效传热面积的热流及试样两表面间温差和厚度,依据傅里叶定律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该方法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测试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长时间达到稳定状态,且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

2.2.2 瞬态法

瞬态法是通过测量材料对热脉冲的响应来确定其热工性能。激光发射法是测量热扩散系数常用的瞬态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测量各向同性材料、固体材料,测量迅速且可在高温下进行。然而,该方法一般不能对聚合物等热扩散系数较小的材料进行测量,且由于只能得出热扩散系数,要计算热导率还需从其他测量中获得热容值,这会导致误差在两次测量中传播,降低测量精确度。

2.3 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现有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如具有特殊微观结构或复合结构的材料,传统检测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真实的热工性能。例如,某些纳米复合材料,其纳米尺度的结构对热传导的影响在传统检测方法中难以被充分考虑。另一方面,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控制较为困难。无论是稳态法还是瞬态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波动,样品的制备质量,仪器设备的精度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影响对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的准确评估。此外,部分检测方法测试周期长,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工程应用中对材料快速检测的需求。

三、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对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为检测方法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选取常见的建筑节能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热工性能特点,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广泛。对每种材料准备多个尺寸相同的样品,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

3.2.2 实验仪器

采用防护热板仪、热流计、激光热扩散仪、Hot Disk 热常数分析仪等多种检测仪器,分别对应稳态法和瞬态法中的不同检测方法。所有仪器在实验前均经过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实验要求。

3.3 实验方案

3.3.1 稳态法实验

对于防护热板法,按照 GB/T 10294-2008 标准要求,将样品放置在防护热板仪的冷热板之间,调节冷热板温度,使其在样品上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待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记录热流、温差和样品厚度等数据,计算材料的导热系数。对于热流计法,

依据 GB/T 10295-2008 标准,首先用防护热板法测定过的标定试样对热流计进行系数标定,然后将待测样品置于热流计与标准板之间,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和温差,计算导热系数。每种材料的每个样品均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3.2 瞬态法实验

激光发射法实验中,将样品加工成符合激光热扩散仪要求的尺寸,放置在仪器样品台上。利用激光脉冲对样品进行加热,通过测量样品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热扩散系数。由于激光发射法不能直接测量导热系数,需结合材料的比热容等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导热系数。Hot Disk 瞬态平面热源法实验时,将探头夹在两片样品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通过向探头施加恒定直流电,记录探头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材料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同样,每种材料的每个样品均重复测量 3 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建筑节能材料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热工性能参数,包括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等。以聚苯乙烯泡沫板为例,防护热板法测得的导热系数平均值为0.033W/(m⋅K) ,热流计法测得的导热系数平均值为 0.035W/(m⋅K) ,激光发射法结合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平均值为 0.032W/(m⋅K) ,Hot Disk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得的导热系数平均值为 0.034W/(m⋅K) 。岩棉板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得到了类似的不同检测方法下的结果数据。

3.4.2 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检测方法对同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热工性能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防护热板法作为稳态法中较为准确的方法,其测量结果相对较为可靠,但测试时间较长。热流计法虽然操作简便,但由于热流计的漂移等问题,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略低于防护热板法。激光发射法对于热扩散系数的测量较为快速,但由于需要结合其他参数计算导热系数,引入了一定的误差。Hot Disk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速度快,且能同时测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但其测量结果也与其他方法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的精度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因素等导致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材料的特性、检测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四、检测方法优化策略

4.1 结合多种检测方法

单一的检测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建筑节能材料的热工性能,可以结合多种检测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新型复合材料,可以先用瞬态法如 Hot Disk 瞬态平面热源法进行快速初步检测,了解材料的大致热工性能参数范围。然后再用稳态法如防护热板法进行精确测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和补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材料的热工性能。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材料的类型和检测需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流程,先进行快速筛选,再进行精确测定,这样既能提高检测效率,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4.2 优化实验环境与样品制备

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应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恒温恒湿设备,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优化样品制备过程。样品的尺寸、形状、密度等参数应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且样品表面应平整光滑,以保证与检测仪器的良好接触。对于一些不均匀的材料,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制备样品,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五、结论

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对于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检测方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以及实验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可知,现有检测方法在面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复杂检测需求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裴超,白永智,程向明.薄体保温隔热材料热工性能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J].住宅产业,2022(9):63-66

[2]李波.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23,13(7):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