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产业集群视角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张志明 刘吉明

身份证号:3710811984****1013;身份证号:1521011985****1517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产业集群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产业集群视角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对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

1.集聚优势促进资源整合

产业集群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地理上的集聚,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资源。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集群内的企业可以联合采购,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企业之间还可以共享物流设施、技术研发资源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共同建设了公共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资源的共享,降低了物流成本。产业集群还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些人才在企业之间流动,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协同效应提升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例如,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多家企业联合开展研发项目,共享研发成果,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产业集群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通过模仿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这种创新氛围的形成,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市场竞争推动供应链优化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会积极与供应商、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的协同运作。例如,企业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更优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时加快生产和配送速度,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市场竞争还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二、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共享不畅

在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中,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管理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较为突出。企业担心信息泄露会影响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与合作伙伴共享关键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标准,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难以兼容,导致信息流通不畅。

2.合作机制不完善

装备制造业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来保障协同管理的顺利实施。然而,目前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基于短期利益,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在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方面存在分歧,容易导致合作破裂。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3.供应链柔性不足

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供应链具备较强的柔性。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的柔性普遍不足,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供应链中的物流配送环节也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无法及时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

三、构建产业集群视角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策略

1.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为了解决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牵头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信息平台的建设,将自身的生产、采购、销售等信息接入平台。要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例如,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立了公共的信息平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原材料需求、产品供应等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平台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链运行情况。

2.优化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体系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要优化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体系,选择具有良好信誉、技术实力和合作意愿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3.提升供应链柔性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柔性,企业要优化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采用敏捷制造、柔性生产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要加强物流配送环节的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企业还可以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结语

产业集群视角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为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了集聚优势和协同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共享不畅、合作机制不完善、供应链柔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体系、提升供应链柔性等策略,可以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为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雷,钟一纯,林超然.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研发模式选择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3,44(06):1081-1088.

[2]李卓然,乔运华,赵怡静,等.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制造业供应商动态评价模型研究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23,45(05):215-220.

[3]张瑞敏,杨晓英.基于SEM-CM的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协同评价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2,39(0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