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对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鹏瑶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访驾庄学校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语感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然而,当前部分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课时有限、语言输入单一、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语感培养效果不佳。许多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只能机械地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难以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薄弱环节。“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辅助形式,具有传播范围广、时间灵活、内容丰富等优势。它能够将英语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持续、多元的语言输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对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具体作用和有效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验证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在提升小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流畅度和语言感知准确性方面的有效性。探索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英语短文选择标准、广播播放形式和配套教学活动,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语感培养实践方案。分析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后续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

小学生英语语感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测试、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研究对象在实验前的英语语感水平,包括听力感知、口语模仿、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的内容设计与优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筛选和改编英语短文,确定短文的主题、难度、长度和体裁等。同时,设计多样化的广播形式,如对话式、故事式、诗歌式等,并搭配适当的背景音乐和音效,提高学生的收听兴趣。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小学 3 - 5 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每天收听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并参与配套的教学活动;对照班学生按照常规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学习,不参与校园广播及相关配套活动。研究对象总人数为 320 人,其中实验班 160 人,对照班 160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语感培养、英语教学辅助手段、校园广播应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为本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设计小学生英语语感现状调查问卷和测试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初始语感水平和学习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定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校园广播的满意度、学习兴趣的变化以及在语感培养方面的感受和体会。实验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对比分析实验效果。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与部分学生、英语教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的看法和建议。

四、实践过程

(一)实验准备阶段(第 1 - 2 周)

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研究团队包括英语教师、科研人员和校园广播工作人员,共同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和数据收集分析等工作。开展文献研究,梳理语感培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确定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的设计原则和方向。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和问卷调查。设计的英语语感测试卷涵盖听力理解、口语模仿、语言知识运用等方面的内容,试卷难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对英语的感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填写,回收试卷和问卷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明确两个班级学生的初始语感水平,确保实验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二)实验实施阶段(第 3 - 16 周)

开展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活动。实验班学生每天按时收听校园广播,教师提前告知学生当天广播短文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提高收听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播结束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广播中听到的重点内容和感受。听力训练活动:每周安排 1 - 2 节英语课,针对近期广播的英语短文进行听力专项训练,如让学生听短文填空、判断正误、选择答案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口语模仿活动:让学生模仿广播主播的语音语调朗读英语短文,开展 “最佳模仿秀” 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三)实验总结阶段(第 17 - 18 周)

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和问卷调查。采用与前测相同难度和结构的英语语感测试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试,同时发放与实验前类似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实验后的语感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对前测、中测(第 8 周进行)和后测的测试成绩、调查问卷结果以及访谈记录、课堂观察记录等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建立数据库。分析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两个班级在实验前后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检验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对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效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语感水平。通过持续、多元的英语语言输入,结合多样化的配套教学活动,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流畅度和语言感知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和形式创新是 “校园广播 — 英语短文每日播” 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选择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英语短文,采用生动有趣的广播形式,并搭配适当的背景音乐和音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收听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语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配套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能够进一步强化语感培养效果。将校园广播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听力训练、口语模仿、角色扮演、故事复述、写作拓展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广播中获取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有效转化,促进了语感的内化和提升。

(二)研究反思

广播信号稳定性有待提高。在实验过程中,部分时间段出现了广播信号中断或杂音较大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收听,降低了学习效果。短文难度和内容选择的针对性还需加强。虽然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对短文进行了调整,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短文难度偏高或内容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配套教学活动的个性化指导不足。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活动中无法充分参与,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娜。校园广播节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研究 [J]. 校园英语,2020(41):189-19

[2] 李慧。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的原因和对策 [J]. 校园英语,2019 (47):134.

[3] 王芳。校园广播系统在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J]. 英语广场,2021(36):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