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绘本阅读赋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建构

作者

鞠羽潇

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江苏张家港 215600

一、引言

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绘本阅读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家庭、学校、社区的桥梁,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在当代,对于儿童精神健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以绘图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形式,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凭借其具体且吸引人的视觉表现和深刻的情感内容,已然成为儿童心理健康的有力教育手段,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协作共育的大环境下,绘本阅读成为探索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一个重要路径。本文将从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角度出发,探讨绘本阅读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二、家校社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

1.家庭: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承担知识传授的任务,还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

3.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

三、绘本阅读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情感共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容易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儿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认知发展:绘本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文字,帮助儿童认识世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3.社交技能:绘本中的故事往往涉及社交场景,有助于儿童学习社交规则和技巧,提高社交能力。

4.心理调适:绘本阅读可以成为儿童心理调适的一种方式,帮助儿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四、家庭亲子共读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家庭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构成了增进亲子关系及培育教育意识的一种高效手段,借助绘本共读活动,家长能与儿童亲密互动,从而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父母应依据儿童的心理学特征及其需要,挑选恰当的图画书,以此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儿童的思考与探寻,从而推动其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绘本,通过亲子共读,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引导孩子理解绘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家长可挑选《我爸爸》、《我妈妈》等类型的图画书,与儿童共同进行查阅活动,在绘本阅读环节,父母指导儿童审视插图,并表述其对父母情绪的个人见解,父母之成长历程及其所感,与子女间的进行情感互动,筑沟通之桥梁,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沐浴在父母的爱中,从而获得信心的加固及安全感的提升。

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不仅增加了双方相处的时光,而且促进了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塑造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依据子女的兴趣与需求,挑选恰当的图画书籍,以此为工具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素质培养,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共同阅读活动,能够增进儿童对书籍的爱好以及养成定期翻阅图书的行为,此举对于孩子未来的自学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家长需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及个人兴趣,挑选与之相匹配的图画书。

五、学校绘本课程融入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核心环境,引入图画书籍作为教学素材,能够扩展教育内涵,优化教学成果,采用绘本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在阅览过程中获取知识、塑造情感、增强各项能力,进而推动其全方位的成长。

以幼儿园为场所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选以《大卫不可以》和《菲菲生气了》等绘本作为教学媒介,施行阅读指导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绘本书籍,通过讲述、发问及互动讨论的方法,协助学生了解个人情感,掌握恰当地表达及控制情感的技巧,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菲菲生气了》这本书时,他们可以审视描绘中菲菲愤怒时刻的面部描绘和身体语言,通过此过程,学生被鼓励分享自己在愤怒情绪下的内心体验,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究菲菲在处理情绪方面的方法,进而促使学生掌握恰当的表达和管理情绪的途径。

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借助绘本书籍,教师得以辅导学生深究其内涵,进而塑造后者在情感感知与价值判断上的成长,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融入图画书籍,能够丰富授课材料,进而提升学习成果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具体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挑选恰当的图画书,以此为工具开展跨越多个学科的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及他人情绪,此种教育对于增进集体协作以及提升人际交往技能至关重要。

六、社区绘本活动推广

在儿童生活圈中,社区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组织绘本阅读活动,能够营造一个充满色彩和想象的空间,进而有助于孩子们心理层面的健全成长,在社区绘本活动中,儿童们共同阅读和游戏,这不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社交圈,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社区能够筹备包括“绘本故事分享会”及“绘本创意手工活动”在内的多项活动,在 "绘本故事分享会" 这个平台上,志愿者们向儿童群体传递绘本故事的精髓,随后,这些儿童群体基于所听所感,各抒己见,畅谈他们的所思所想,在绘本创意手工活动中,孩子们依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剪纸以及手工书等制品的创作,让孩子们参与这些活动,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翻阅绘本,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动手和社交技能。

在社区层面上,多元化的资源整合能够为儿童提供种类繁多的绘本阅读材料,在社区内设置绘本书籍的专门阅览空间,诸如建立绘本图书馆或绘本角,确保儿童能够随时接触并翻阅绘本,组织社区内的绘本书目交流活动,使儿童们共同参与阅读与互动游戏,不仅有助于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亦能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七、讨论与建议

1.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机制,如家长会、家访等,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2.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拓宽儿童的视野。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家校社协同共育中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4.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儿童成长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八、结语

家校社协同共育视角下,绘本阅读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协作共育的大环境下,绘本阅读为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开辟了高效渠道,包括家庭共读绘本、学校课程中融入绘本教学以及社区开展绘本相关活动,通过共同协作,有效利用绘本阅读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为了促进儿童的未来发展,需在实践中精心挑选合适的绘本,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有益的阅读空间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家校社之间的合作,形成更加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丽楠.家校共育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4,(01):238-241.

[2]麻超,王瑞,曲美艳.家校社协同推进青少年生命教育:基于交叠影响域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