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作者

张琰

鑫利安(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当前,大气污染指标连续超标,与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的大气臭氧指标更是严重超标,大气污染问题受到了从生态环境部到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视,地区大气质量指标列入了地方政府及生态环境部门的考核,生态环境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1 大气污染类型及来源

大气污染的类型多样,根据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可以分为人为源和自然源。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生活燃烧、农业施肥等;自然源则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森林火灾等。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大气污染可分为颗粒物和气态物。颗粒物如烟尘、煤灰、沙尘等,可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气态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可以与水分子反应,形成酸雨,对建筑物和植被造成损害。

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2.1 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是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的重要途径,在燃煤电厂、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湿法脱硫工艺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烟气送入吸收塔中,与石灰石浆液等碱吸收剂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钙或石膏。本发明具有高效、可脱除二氧化硫达 90% 的特点,在大型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干法脱硫是一种以固态或半干状态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直接生成硫化物或硫酸盐。与湿法相比,干法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脱硫效果略差,适合中、小规模的工业设备使用。半干法脱硫是一种介于湿法与干法之间的新型工艺,它利用湿态吸收剂与烟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产品为干粉状,从而达到了占地面积与效率的均衡,尤其适合中等规模的工业设备,在排放控制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2.2 催化氧化技术

催化氧化技术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这一技术可以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大气污染中有害物质在低温条件下被氧化分解,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及水分。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同时该项技术对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具有良好的治理作用。但催化氧化技术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易中毒和易失活等不足,另外这种技术对一些难氧化有机物的处理也不理想。催化氧化技术在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依据现有的数据资料,当采用催化氧化方法处理大气污染,特别是当废气中的 VOCs 浓度达到 500mg/m3 时,处理的效率可以超过 90% ;同时,该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如 200~400C )实现有机物质的完全氧化分解。另外,优化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选择适宜催化剂载体也可进一步提高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效率及稳定性。在催化氧化技术中,催化剂选择至关重要,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铜、锰、铁等)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等。这类催化剂在选用时,须结合特定废气特性及治理要求加以全面考虑。如含氯大气污染须选用抗氯中毒催化剂;对高湿度废气则须选用抗水性能更好的催化剂。

2.3 应用生物治理技术

首先,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咨询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比如,通过打造在线咨询平台或者移动应用,可以让客户随时获取与环境相关的信息、政策法规和咨询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地与咨询师进行沟通。这一模式不仅可增强服务工作的可及性,也能实时进行数据更新,确保客户获得全新的环境动态与科学建议。其次,使用多学科交叉方法,也是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方向。环境问题大多都会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跨学科团队可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再次,基于项目的定制化服务,也逐步成为环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可以依照客户的具体需求与环境背景量身制定咨询方案,更为有效地解决特定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最后,增强公众参与社会互动也是创新的重要渠道,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公众讲座和在线探讨,即可促进社会各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优化

3.1 智能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引入

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建议在环保工程中引入智能化监测与控制系统。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实时监测,并根据数据自动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污染源控制策略,提高大气污染的整体治理效果。

3.2 增强公众认知意识

增强公众和政府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涉及提升对污染问题的意识,还包括了解大气污染的健康和环境影响,以及认识到个人和社会在减少污染中的角色和责任。提高对大气污染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增强公众和决策者对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支持。例如,瑞士通过全国范围的“绿色呼吸”公共教育活动,成功提高了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该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学校教育和社区研讨会,普及了大气污染的知识,促进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改变行为。这种教育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全面性和包容性,既涉及学校教育,又覆盖到社区层面,确保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增强公众意识还包括传播关于大气污染的科学知识,如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具体危害。通过举办研讨会、发布信息手册和在线资源,可以有效地教育公众识别和减少污染源。

3.3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首先,在对企业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也对机动车尾气、节日禁放烟花爆竹、秸秆焚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重视,确定监督和惩罚对象,并制订相关惩罚办法,防止出现管理乱象,以此来加强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执法效能。其次,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防治系统,将各个部门的责任划分清楚,让各个部门的交流更加紧密,搭建一个高效率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信息,以此来提升各个部门的互信程度,提升他们的联合执法效能,形成一个长效的共同防控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增加财政拨款,配备更多的工作人员,并聘请更多有能力的工作人员,以避免出现执法不深入、执法缺失缺位的情况。再次,加强和改进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方案,保证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严重污染天气,要健全环保执法监管体制,加大对环保行政机关的监管力度,避免走形式的行政处罚,禁止有“特权”的企业在晚上开工,不允许停工的企业重新工作,尽快防治大气污染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环保单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环保单位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公众教育与参与等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环保单位才能实现清洁空气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景,陈庆明.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治理研究[J].清洗世界,2024,40(09):121-123.

[2]魏晓建,郝京华.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07):117-119.

[3]王兰兰.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策略探究[J].生态与资源,2024(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