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时代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家社协同阅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季琳

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幼儿阶段是发展思维、情绪、性格、语言、心理的一个关键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推动幼儿未来的发展。但是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儿童的成长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数字媒介已经深度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当中,幼儿没有辨别能力,在玩游戏、看视频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比如观看暴力游戏视频,情绪暴躁,这给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阅读是幼儿园教育上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将数字技术、家校社协同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创新阅读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满足数字时代幼儿的发展需求,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数字时代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家社协同阅读模式创新路径,希望可以为更多教师提供参考,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旧书页遇童心坎,四重迷雾待破关

(一)缺失协同机制,教育合力不足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上,社会、家庭与幼儿园三方始终在“各自为战”的一个状态当中。幼儿园当中的阅读教育主要以绘本故事讲解为主,家长的阅读教育以亲子阅读活动,比如睡前的讲故事,社区在幼儿阅读教育上存在着滞后性问题,主要体现在针对幼儿举办的阅读活动少,阅读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为主。家校社三方并没有进行协同教育,因此在教育的内容上与教育的目标上出现了脱节:家长不了解幼儿园当中的绘本阅读活动开展情况,社区缺乏与幼儿园的合作,在这样一个信息壁垒之下,难以让阅读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

(二)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幼儿园在开展绘本教育的时候,大多主要以静态的绘本讲述为主,没有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在心理健康读物教学上,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以说教方法为主,将绘本当中生涩难懂的心理知识灌输给幼儿,比如在讲解情绪管理的时候,只告诉幼儿怎么做,幼儿对情绪管理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数字时代育心经,校家社共读护航行

(一)搭建协同教育平台,打破信息壁垒

协同教育平台是根据数字技术手段,将社会、幼儿园、家庭整合到一起的一个数字化枢纽。在平台当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板块,在板块中推送相关的阅读资源或者为家长布置阅读任务,提高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例如以情绪管理为例,教师可以在平台当中的“情绪管理”板块上为幼儿与家长发布《生气汤》《我的情绪小怪兽》等阅读资源与任务,家长登录平台,与幼儿开展亲子阅读,在阅读中,家长可以将幼儿对绘本中情绪的理解反馈给教师,比如幼儿了解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家长可以在平台中生成相关的阅读报告,记录孩子的收获。另外,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将孩子的情绪发展情况回传给家长,展示幼儿的情绪波动曲线,通过这种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的情绪,借助绘本阅读进行调节。

(二)开发靶向数字资源,精准干预心理问题

绘本从进入到我国以来就受到非常大的关注,虽然音译上为图画书,但是相比于一般的图画书也有一定的差异。和传统的图画书相比,绘本通常都是独立作者绘制的,并且主要内容是图画,较少的有文字叙述,甚至有的绘本中一个字都没有,而且绘本的材料不仅有纸质版,还有布料版、立体书以及卡片书等,绘本的这种特色为学龄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帮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数字绘本阅读资源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阅读资源,将抽象的心理调节策略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具体内容。

例如还是以情绪管理为例,我们在网上收集到了《情绪灭火器》《生气的亚瑟》等数字化阅读资源,以《情绪灭火器》为例,数字绘本中通过动画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在生气的时候,可以用吹气的方法吹灭心中的火焰,再加上语音引导,掌握生气时深呼吸情绪管理的技巧。在共育上,家长或者社区工作人员也可以将一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绘本上传到平台,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我不乱发脾气》等等,教师在平台中结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实际情况开展绘本阅读,动态调整绘本阅读的内容难度,通过电子绘本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表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绘本系列总结

(三)设计分层递进式阅读活动,深化教育效果

1.幼儿园场景:游戏化课堂干预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学习形式,幼儿园教育也需要以游戏为主,在开展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促进幼儿在做中学习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情绪过山车》绘本的时候,在观看完动画绘本之后,教师可以开展“情绪管理小剧场”活动,为孩子们佩戴上智能手环,播放可以引发幼儿情绪波动的视频,监测幼儿的情绪,在幼儿出现紧张情绪的时候,可以为幼儿播放音乐让幼儿放松下来,在幼儿缓解情绪后,老师可以在屏幕上给予“你太棒了”、小五角星、小红花等奖励,通过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又如在社交退缩心理问题干预上,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害羞的莲藕》小故事,之后设计“我的社交盲盒”游戏,幼儿需要抽取不同的任务卡进行社交,比如与一个小伙伴一起玩一玩电子拼图,与五个小朋友一起进行绘本表演等,通过游戏形式,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

2.家庭场景:亲子共学延伸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阅读心理健康教育上,教师可以引导家长积极开展不同的亲子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绘本阅读,之后在家庭中开展“情绪日记打卡”活动,根据孩子当天的情绪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干预,比如孩子今天生气了,家长可以选择《生气的亚瑟》来进行阅读,并和孩子一起录制阅读的视频,记录孩子在阅读上的收获与情绪变化。

3.社区场景:实践型拓展活动

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们可以整合社区的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让社区变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补充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上的不足。

例如幼儿园可以和社区进行合作,在社区当中打造一个数字阅读馆,也可以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定期开展幼儿心理咨询活动。此外,还可以在社区中播放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视频,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全面。

总的来说,幼儿阶段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阶段,心理教育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好的心理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主,提高幼儿面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之后的社会中得到立足。阅读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内容,构建一个数字家校社协同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在三方合力之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进一步推动幼儿健康身心的发展,为幼儿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毕云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园合作[J].科学之友,2025,(03):79-80.

[2]额尔德尼其木格.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成果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格幼儿园;,2025:513-515.

[3]马晓晖.从“心”开始,呵护幼儿健康成长[J].留学,2025,(05):57.

[4] 马丽. “ 互联网+ ” 时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5,27(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