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传承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探讨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恩施巴东县石喊山村
一、调研发现及分析
(一)现状分析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该地区的传统农业已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仍存在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部分村庄的道路、供水、电力等依然不完善,影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
3.农民素质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民的知识水平、农技指导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更加重视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多维赋能支柱产业。
4.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中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够健全,导致--些事务性管理和公共服务存在滞后和薄弱。
(I=) 发展优势
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乡村产业有基础
石喊山村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村支两委带头思想破冰,结合本村资源,找准发展方向和定位。按照“四主一转”产业发展新模式,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多措并举,实现村域产业全覆盖、农业工业双管齐下。
2.配套建设基本完善,基础条件有优势。
陆路和水路交通便利、安全饮水全覆盖、低电压改造全面完成,村组公路网全覆盖,4G 网络,宽带网络、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全村危房通过修缮和改建全部消除。
3.自然生态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有颜值。
石喊山位于神农溪旅游区中心地段,神农溪河穿村而过,罗溪河贯穿全村,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村森林覆盖率70%,松、柏、杉等30 余种树木遍布全村。
4.社区发展能人带动,乡村人才有典型。
以“三乡工程”为依托,引导各类人才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连续三任村支部书记均为放弃在外创业返乡、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典范。
5.创新模式引领发展,基层治理有样板。
以国网赋能乡村工程“爱心超市”为载体,编制完善石喊山村村规民约,在全村推行积分制管理,建立积分档案,按细则实行积分兑换,全村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显著提升。
6.党建引领支部建设,基层组织有引领。
成立了“联合党委”,形成党建引领、产业聚能、文化聚魂、生态聚美、组织聚力、人才聚合的“一引五聚”的发展格局。
7.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共同缔造有实效。
整合土地资源,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满足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8.多措并举共谋发展,示范带动有措施。
坚定不移走产业兴村的道路,实现了联合党委“一引五聚”组织变强、产业变大、环境变美、乡凤变优、村民变富的目标。
二、改进建议
利用好基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基层服务模式。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紧密结合,是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渠道。

1.三下乡+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路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
2.三下乡+当地特色活动
为宣传当地风光,感受当地人文情怀,我们实践团成员参与当地夏季春晚和“童伴之家”的主题活动。
3.三下乡+新媒体运营平台
团队搭建抖音、微博、微信、QQ 等多个新媒体公众平台号,对于石喊山村的传统文化、特色农产品及当地特色品牌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学习意义的先进人物等录制拍摄宣传片和纪录片。
4.三下乡+基层干部人员采访
大学生青年干部,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的安排,奔赴乡村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密切群众感情、厚植民生情怀、破解基层难题,在广袤大地上汲取精神滋养,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本领。
5.三下乡+调研走村入户
通过实地走访,聚焦改善民生、助力产业发展、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走深走实,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努力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参考文献:
[1]浅谈共青团“三下乡”活动的经验及发展方向[J].潘健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3,第2 期
[2]大学生“三下乡”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作用探析[J].赵子龙;陈迎春;张腾飞;赵桓艺;邹华现代农业研究.2022,第 2 期
[3]“希望树”支教队关于农村地区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以陕北农村为例[J].赵宗星;朱晗嫣;杜春薇;李美娇;韩晶晶黑龙江科学.2021,第23 期
[4]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以“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下乡调查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以“挑战杯”驱动的项目调查为例查为例[J].杨洪芹;刘卓钰;罗玲老区建设.2023,第 3 期
[5]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路径探究[J].王静宇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6]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专业优势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作用研究[J].刘佳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