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探析
季莉黎
义乌市第六中学 322000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意义
(一)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而读后续写正是连接这两个环节的重要纽带。学生在续写过程中,需要调动已有的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结合原文语境进行创造性表达。这种基于文本的写作活动,迫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搭配规则、句式的适用场景以及语篇的衔接方式,在具体运用中深化对语言知识的认知。不同于孤立的词汇背诵或语法练习,续写要求语言运用必须符合上下文逻辑,这会促使学生主动调整表达方式,在不断修正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长期训练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语感,掌握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使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
读后续写首先要求学生精准把握原文的逻辑脉络,包括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人物情感的变化轨迹以及文本的整体基调。这种对文本内在逻辑的分析与梳理,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细节中提炼线索,从整体上把握叙事结构。同时,续写并非对原文的简单重复,而是在遵循原文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拓展,这就为创新思维提供了施展空间。学生需要在既定框架内构思新的情节走向,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与行为,甚至在细节处加入独特的想象。这种既受约束又需突破的写作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在规则中寻求创新、在有限空间中拓展无限可能的思维品质,对其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任务,激发续写主动性
真实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境中感知语言的实用价值,从而提升参与续写的积极性。当续写任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相关联时,他们会更容易代入文本角色,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主题,构建包含具体场景、人物关系和冲突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续写的目标与方向,理解续写内容的现实意义。这种情境化的任务设计,能打破传统写作训练的枯燥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需求中主动探索表达方式,进而提升续写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例如,在有关于“community service”的主题单元。我会围绕这一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学校计划组织一次社区公益活动,原文讲述了学生们在筹备初期因意见分歧产生矛盾的故事,结尾停留在大家陷入沉默的时刻。”我会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续写这个故事。大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思考如何化解矛盾,让活动顺利开展。比如,有人可能会提议进行一次‘brainstorming’,收集每个人的想法;也可能有人会分享自己参与类似活动的‘experience’,用实际案例说服大家。你们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之前坚持己见的 Tom,他可能会在某个‘inspiration’的触动下改变态度。”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能让他们更自然地融入续写任务,主动思考情节的发展。
(二)开展细节描写专项训练,丰富续写内容
细节描写是提升续写质量的关键,生动的细节能让故事更具画面感与感染力。专项训练应从感官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个维度展开,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范文中的细节描写范例,让学生体会不同描写方式的效果,再通过模仿练习掌握描写技巧。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细节的生动性。经过系统的专项训练,学生能逐渐摆脱续写内容空洞、笼统的问题,学会用精准的语言刻画人物、描绘场景,使续写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例如,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单元中,有一篇关于“a polluted river”的文本,原文描述了河流的现状,结尾提到主人公决定采取行动。我会结合这一内容开展细节描写专项训练。首先,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看到被污染的河流,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他采取行动时,动作会是怎样的?周围的环境又会呈现出哪些细节?”然后,我会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写,主人公站在河边,看着‘murky water’上漂浮的‘plastic bags’,闻着空气中刺鼻的‘odor’,眉头不由得‘furrowed’。他蹲下身,手指轻轻触碰水面,冰凉的触感让他心里一阵‘ache’。他深吸一口 ∵ ,转身拿起工具,‘firmly’走向河岸,每一步都像在对自己说,一定要让这里变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的细节描写能让续写内容更生动具体。
(三)融入跨文化思维训练,增强续写适切性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使用离不开跨文化背景的支撑。在续写训练中融入跨文化思维训练,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语言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不当。教师可以引入具有文化特色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在交际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在续写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调整表达策略,使续写内容符合目标文化的语境要求,从而增强续写的适切性与跨文化交际效果。例如,在有关于“Westernfestivals”的内容,其中一篇文本讲述了一个外国朋友在中国过圣诞节的故事,结尾留下了一个情节悬念。我会结合这一内容融入跨文化思维训练。我会告诉学生:“在续写这个故事时,要注意中西方在庆祝圣诞节习俗上的差异。比如,外国朋友可能会期待‘Christmas dinner’中有‘turkey’和‘pudding’,而中国朋友可能会准备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我会引导学生这样写:“当外国朋友看到桌上的‘dumplings’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兴奋地说:‘I’ve heard a lot about Chinese dumplings, but thisis my first time to try them on Christmas!’主人笑着回应:‘We want you to feel the warmth of bothChristmas and Chinese culture.’随后,大家一起装饰‘Christmas tree’,外国朋友教大家唱‘Christmas carols’,整个房间充满了欢乐的氛围。”这样的续写既延续了故事的情节,又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增强了续写的适切性。
结语
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项系统而持久的任务,它不仅关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更涉及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展细节描写训练丰富文本内容,融入跨文化思维增强表达适切性,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续写的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鼓励学生在阅读与续写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反思与创新。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运用的乐趣与价值,才能使他们的读后续写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在文字的延伸中收获成长,让英语学习的道路更富深度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祎.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4,(49):84-86.
[2]周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优化分析[J].海外英语,2024,(22):188-190.
[3]魏瑞峰.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2024,(1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