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介入指导策略研究
彭咏梅
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中心幼儿园 843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自主游戏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游戏内容、玩伴和游戏方式。这样的游戏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在自己的喜好、兴趣中去解决问题。户外自主游戏如玩滑梯、攀爬梯等等,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拼图、积木搭建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另外,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然而,自主游戏想要顺利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教师要作为游戏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去根据幼儿的喜好和需求提供帮助和材料支持。因此,探究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多元探索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语言引导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游戏规则,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来增强幼儿的游戏自信心,引导游戏情节的发展,另外,角色参与策略能够为幼儿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教师要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幼儿感觉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是游戏伙伴。通过角色的参与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想法和需求,然后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最后,材料投放策略也是影响幼儿自主游戏体验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游戏材料是自主游戏的物质基础,合适且充足的材料投放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根据游戏的进展动态的调整材料来保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新鲜感,使幼儿在游戏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推动游戏情节的深入。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时机的精准把握
(一)游戏出现消极内容时
幼儿因为年龄小、社会经历少、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对周围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不足,那么有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困难或者是其他原因带入消极信息。教师要能够发现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所带入的消极信息的内容,及时的介入指导,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幼儿进行“娃娃家”的角色扮演游戏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和“妈妈”。在游戏过程中他们突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幼儿“爸爸”可能会大声的喊“我不要这个家了,我走。”“妈妈”也会不甘示弱的回应“走就走,这个家我也不要了。”激烈的甚至还会出现互相推搡的动作。这种争吵行为不仅会影响自主游戏的氛围,还有可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及时的介入游戏。例如,教师可以以“邻居”的角色进入“娃娃家”的游戏对“爸爸”和“妈妈”进行劝解,如“哎呀,怎么吵起来啦?宝宝都吓哭了!有什么问题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讲,千万别吓坏了宝宝。”这样教师以邻居的角色将“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从争吵转移到照顾宝宝上,让幼儿停止消极信息的传播。然后再引导幼儿通过心平气和商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及时的消除可能对幼儿产生不良心理影响的因素。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还要针对游戏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在家庭中如果遇到矛盾时应该如何去解决?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要让幼儿学会沟通、理解和包容,以柔和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从而杜绝争吵和暴力的发生。
(二)游戏存在安全隐患时
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他们很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开始前排查游戏的环境尽量消除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物理隐患,并且提前向幼儿讲明游戏的规则。当教师观察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发现存在危险行为时,要及时的进行阻止和处理,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例如,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们在玩耍追逐、打闹的游戏时,其中一名幼儿在奔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前方的障碍物摔倒在地上,教师可及时将受伤的幼儿带到安全的地方,处理伤口、安抚情绪;幼儿在攀爬架上玩耍时因为不遵守规则,随意翻越栏杆或者是在栏杆的高处做危险动作。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当教师发现游戏中存在这些安全隐患时要及时的介入,阻止幼儿的危险行为。上前向幼儿严肃的强调安全规则,告诉他们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必要时教师可以暂停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再次认识游戏中安全的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游戏陷入停滞无法推进时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导致游戏陷入停滞,这时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停止游戏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判断,然后根据问题的原因适度的介入到游戏当中,引导幼儿重新寻找完成游戏的思路。例如,在“饭店”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精心布置了饭店、摆放了桌椅和餐具。然而,游戏开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顾客”来光顾或者是扮演”顾客“角色的幼儿只是简单的进行点餐、吃饭、结账这些重复的、无意义的游戏活动,这样会让幼儿逐渐失去游戏的兴趣。当教师发现游戏陷入到停滞时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当中,例如 可以与”老板“热情的打招呼或者是出于某些原因来到饭店寻求老板和店员的帮助。这样通过不同的演绎思维来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让他们更加投入的参与到游戏这此问题的解决当中。再例如,在建构游戏时幼儿原本计划是搭建一座城堡,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构不稳定或者材料不足的问题,幼儿尝试了多次都没有办法解决,因此幼儿会变得焦虑和沮丧。当教师发现这些问题时要引导幼儿一起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鼓励他们寻找其他的材料来代替地基稳定结构或者是调整搭建的结构解决城堡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与同伴共同讨论将两座建筑调整成一座或者是寻找生活资源来补充、替换缺少的材料来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推动游戏的进展。
结语:总而言之,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指导能够确保自主游戏的高效开展。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教师要通过语言、角色、材料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幼儿搭建适合游戏的框架。在游玩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捕捉到关键节点,当幼儿出现消极内容、安全隐患或者游戏陷入停滞时要能够及时的科学的介入。但是在介入的过程中要注意策略和时机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放任不管。教师要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保障游戏完成的质量和游戏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宋亚雯.自主游戏中幼儿园教师有效支持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4.DOI:10.27719/d.cnki.ghnsf.2024.000015.
[2] 张涵.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与支持探究[J]. 教育观察,2024,13(09):62-64.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09.014.
[3]朱倩.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与组织策略[J].好家长,2023,(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