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付爱莲
鹰潭市第十一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要根据课程的主题和学生的综合情况,构建多元化学习活动,传输必要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拥有读写结合学习的意识,同时循序渐进地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需要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代入感,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过程,强化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课堂“我的动物朋友”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开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写学习意识和知识探究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实物观察情境,在教室设置安全动物观察区域,学生可以认真观察仓鼠、金鱼等动物的行为细节,并用语言文字加以记录,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描写仓鼠、金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看看和自己的写作内容差别在哪里,激活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教师还可以发放“侦探笔记卡”,让学生描述动物的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先撰写一篇动物代言人发言稿,然后再扮演该动物进行自我介绍,以此增强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了创造读写结合式的情境体验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回顾该单元几篇文章的写作特征,譬如《白鹅》当中对冠羽的描写内容,《母鸡》当中对护雏细节的描写,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这些场景,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展开拓展式写作创作,对这些情节展开来进行描述。在具体的情境下,教师也可以驱动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式学习,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
二、传授必要的学习技巧
阅读和写作技巧能够让学生在读写结合课堂中展开学习过程时更加事半功倍。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传授朗读、略读、群文阅读等技巧。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传输思维导图、摘抄好词好句、续写、微写作、同步记录阅读心得等写作技巧。传授必要的学习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能力。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课堂“缩写故事”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传输必要的学习技巧,来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技巧,搭建缩写思维支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核心事件、人物关系、冗余细节等要素记录该单元中几篇文章的信息内容。譬如在“核心事件”方面,《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出现了 5 次宝石。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内容要素的提炼,提高阅读学习水平,为缩写奠定基础。在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素材中的经典片段,进行缩写练习。譬如在《牛郎织女》这篇文章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织女彩锦”的片段,并进行缩写练习。教师要传输必要的写作技巧,譬如让学生先删去装饰词,再提炼出片段的本质,以此高效地完成缩写练习任务。
三、设置合适的续写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合适的续写任务,让学生先认真研究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达特色、人物个性、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然后再尝试进行续写练习,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 28 课《海的女儿》该课程教育过后,教师就可以设置合适的续写活动,增添读写结合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角色带入情境活动,让学生化身“小公主”,撰写“海底日记”。学生需要结合文章当中的细节内容,写一篇与人类感官体验相关的文章,譬如触摸沙滩等等体验过程。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机抽取海洋物品盲盒,诸如海洋中的海螺、珊瑚等等,再让学生根据这些物品进行扩写,譬如学生可以写用海螺回响声设计的人物对话场景。在续写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精选续写文本,让学生进行赏析,给予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然后教师可以以《海的女儿》这篇文章的情节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续写、改编、扩写,或者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世界观为基础,写一篇全新的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建立读写结合的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阐述必要的学习技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设置续写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读写连接中发展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 扎史永宗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6):01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