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创新设计

作者

陈小红

伊宁市第二十三小学 835000

引言

“双减” 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设计尤为关键。以往统一的作业模式已不适应学生需求,而实践作业能结合实践活动,兼顾学生差异,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创新设计

(一)作业设计原则

实践作业以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实践任务的难易、内容的深浅、形式的不同等进行分级设置,旨在落实 “因材施教”理念。设计需遵循科学系统性、操作高效性、激励针对性和公平合理性原则。科学性体现在标准依据学生语文素养、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确保各实践作业有挑战性且符合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要求实践作业内容明确,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完成,避免抽象和形式化;激励性注重发挥作业的正向引导作用,通过设置递进的实践任务,激发学生探索欲,增强学习信心。

(二)作业设计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实践作业采用 “基础实践 — 拓展实践 —创新实践” 三级任务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基础实践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围绕课文相关的基础实践活动,如简单的观察、模仿操作等,是完成更高级别任务的基础;拓展实践任务适合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较深入的实践探究,如结合文本进行调查、体验等;创新实践任务针对思维活跃、表达欲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自主设计实践方案、进行创作展示等。设计时,教师可采用 “选择型实践任务单” 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增强作业的专属感和衍生性;也可结合课文特点,实施 “主题实践活动” 等融合类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践和表达,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实践作业设计案例

选取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当作例子,教师可凭借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安排如下作业:

1. 属于“基础积累”范畴,要求学生查字典写出“鸬鹚、矫健、搏击”等词语的字音、写法及释义,同时可恰当书写[1]。

2. 归为“文本体悟”,促使学生阐述鸟儿搭船缘由及作者情感转变,完成阅读相关理解题。

3. 作业范畴为“拓展表达”,勉励学生效仿作者的书写风格,描述一段自己观察动物的切身体会,也可采用绘画或口述形式呈现所观所悟。

二、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优化与实施路径

(一)优化作业设计 ——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为例

优化语文实践作业设计时,教师应从文本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贴合学生发展的实践任务。《蟋蟀的住宅》生动描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适合开展观察和探究类实践训练,作业规划如下:

1.(基础实践):让学生观察校园或小区里的小昆虫的栖息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该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昆虫的生活环境,与课文中蟋蟀的住宅建立联系。

2.(拓展实践):引导学生对比自己观察的昆虫栖息地和蟋蟀的住宅,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写一份简单的对比报告,也可以用表格形式呈现。此任务在观察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模仿蟋蟀建造住宅的精神,设计一个 “昆虫小屋”,并说明设计理念,还可以动手制作简易模型。该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完善作业实施过程 ——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为例

完善的实施过程是实践作业有效落实的保障。以《肥皂泡》为例,该课文充满童趣,涉及肥皂泡的制作和描写,适合开展实践操作类活动,实施过程可按 “预习准备 — 课堂实践 — 作业完成 — 成果展示” 的流程进行。首先,预习准备阶段,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制作肥皂泡的方法,准备相关材料,如肥皂、水、吸管等。课堂实践阶段,指导学生按照课文方法尝试制作肥皂泡,观察肥皂泡的样子和变化。之后,布置作业:基础实践任务是让学生回家再制作一次肥皂泡,记录制作过程;拓展实践任务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肥皂泡,比较效果并记录;创新实践任务是让学生结合制作和观察体验,写一篇关于肥皂泡的短文或画一幅相关的画,配上文字说明。

(三)健全作业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作业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应从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三个维度构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参与态度、操作过程和合作表现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成果性评价依据学生的作业成果,如观察记录、作品、报告等,从内容完整性、创意性和表达清晰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性评价以鼓励为主,设立 “实践小能手”“创意之星” 等荣誉,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作业的积极性。

结束语

随着 “双减” 政策的推进,小学语文实践作业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培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本文呈现的设计策略和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实践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业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完善作业布置、反馈和辅导等环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创新设计和优化实施小学语文实践作业,助力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减轻课业压力,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金香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创新实践 [J].家长 , 2024,(31): 126-128.

[2] 周晓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评《小学语文创新作业多元设计》[J]. 语文建设 , 2024,(14):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