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驱动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罗志民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北中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以 “任务” 为纽带,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而跨学科融合则是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任务群驱动下,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联动,促进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下从五个方面阐述具体实践路径:
一、精准设计任务群主题,搭建跨学科融合的逻辑框架
任务群主题的设计是实现跨学科融合的基础,需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关联点,构建具有内在逻辑的主题体系。首先,主题选择应体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 “家乡文化印记” 主题可融合地理学科的区域文化特征、历史学科的地方发展脉络、美术学科的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使语文学习成为串联多学科知识的纽带。其次,需注重主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避免单一的知识验证型任务,设计如 “环境保护中的语言表达”“科技发展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等具有争议性或探索空间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调用多学科知识。
二、筛选整合跨学科内容,构建多维度的知识关联网络
跨学科内容的筛选与整合需以语文学习目标为核心,避免盲目堆砌其他学科知识,形成主次分明、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应聚焦语文学习中的关键能力,如在 “信息时代的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中,可整合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检索方法、道法学科的信息伦理规范,但其核心仍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整合与表达能力;在 “科学探索与文本解读” 任务群中,可引入物理、生物学科的基础概念,但其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科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逻辑结构。内容整合可采用 “语文任务 — 学科关联点 — 融合方式” 的三层架构:明确语文任务的核心目标(如撰写调查报告),找到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如数学学科的数据统计方法、道法学科的调查伦理),确定具体的融合方式(如共同设计调查方案、合作分析数据)。此外,需注重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引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 “人工智能与语言表达的变革”),整合多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构建多维度的知识关联网络,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实施的协同机制,促进跨学科学习的深度开展
教学实施的协同机制是跨学科融合落地的关键,需打破传统的单学科教学模式,建立多学科教师协作、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流程。可构建 “任务分解 — 学科分工 — 协作探究 — 成果整合” 的实施路径:在任务分解阶段,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分析任务群目标,明确各学科的贡献点和协作方式;在学科分工阶段,学生根据兴趣和能力分组,承担不同的学科探究任务(如语文组负责文本撰写、数学组负责数据统计、美术组负责成果可视化);在协作探究阶段,通过定期的跨组交流、教师引导,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与融合,避免各学科任务的孤立开展;在成果整合阶段,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的探究成果转化为统一的语文表达形式(如研究报告、主题演讲、情景剧等)。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素养发展
评价体系需突破单一的语文知识评价,构建兼顾学科基础、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多元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应涵盖三个维度:语文核心能力(如文本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跨学科知识运用(如是否恰当调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协作表现(如在团队中的贡献度、沟通能力)。评价方式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通过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在跨学科探究中的表现(如会议记录、探究笔记、学科成果),采用教师观察、小组互评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则关注最终成果的语文表达质量和跨学科整合程度,如对研究报告的评价需兼顾数据的准确性(数学学科)和表达的条理性(语文学科)。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化,包括语文教师(侧重语文能力)、其他学科教师(侧重本学科知识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侧重协作过程),通过多角度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评价结果的反馈需注重诊断性与发展性,指出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
五、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夯实跨学科融合的师资基础
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是跨学科融合持续推进的保障,需从理念更新、知识储备、协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提升。在理念更新方面,通过专题培训、跨学科教研活动,引导教师认识跨学科融合对语文教学的价值,树立 “大语文” 教育观,避免将学科界限绝对化。在知识储备方面,鼓励教师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的统计方法、道法的核心概念),了解其与语文学科的关联点,可通过开设 “学科知识共享工作坊” 促进教师间的知识互补。在协作能力方面,建立常态化的跨学科备课机制,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开展联合教学实践,通过 “同课异构”“接力教学” 等形式积累协作经验。此外,学校需为教师提供制度支持,如调整课时安排、设立跨学科教学奖励机制、组织跨学科教学能力培训等,为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教师素养的系统提升,夯实跨学科融合的师资基础,确保实践探索的持续推进。
六、总结
任务群驱动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需通过精准的主题设计、有机的内容整合、协同的教学机制、多元的评价体系及教师素养的提升,形成完整的实践体系。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以语文学习为根基,以任务群为纽带,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有机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探索,不仅能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更能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未来还需在跨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评价工具的科学化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不断优化实践策略,使任务群驱动的跨学科融合真正成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