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项目式学习赋能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

陈思思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海岸幼儿园 5190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社会情感能力是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核心素养,更是幼儿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认知基础。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教师可以把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理解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与情绪管理三大维度,潜移默化地将社会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教育的各项活动与学习项目中。

一、搭建情感主题项目,支持幼儿情绪表达

进入幼儿园后,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幼儿存在不同的特征,有的可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与其他的小朋友们打成一片,还有的幼儿不敢说话,不敢表达,可能会在幼儿园的活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他们在幼儿阶段的成长与体验。从这一角度入手,教师可以以情感为主题搭建主题项目,引导幼儿在项目活动中认识人的情绪,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动态性。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项目活动中运用幼儿感兴趣的项目资源,如与情绪主题相关的趣味绘本,情趣主题游戏活动等,重点支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情绪表达,指导他们对情绪形成正确客观的认知能力,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以积木类建构游戏为例,这一类型游戏可以满足幼儿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在游戏实践活动中完成各式各样建筑的真实建构,把自己的想象转化为实际成果,符合 STEAM 教育理念。具体来看,教师可以基于积木类建构游戏设计一项名为“积木建构我能行”的综合项目,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一城堡、城市、超市等不同主题的建构任务,处理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项目活动中特别增添了“我是问题处理小能手”的环节,重点关注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情绪表达与情绪处理。针对亮亮小朋友在建构城堡时的问题,他说道:“黄色的积木没有了,我该怎么办?太难过了。”教师提供了色彩丰富的城堡积木建构图片,鼓励亮亮在积木建构时使用大胆的色彩搭配,试着用同类型的积木进行代替,或者想办法改造积木颜色,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积极动力。

二、融入同伴协作任务,提升幼儿共情能力

调查显示,大多数幼儿在家庭中得到来自父母、长辈的过分关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很难理解家庭中亲人为自己的付出与辛劳,难以共情他人。这样的心理认知可能会使幼儿形成消极的认知观念,难以适应集体生活。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同伴协作任务,把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支持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具体在“积木建构我能行”项目中,某位幼儿在一次讨论中提出想要搭建一座有滑梯的房子,但其他幼儿觉得滑梯不安全。教师没有直接干预,而是引导他们讨论如何既保留滑梯的乐趣又保证安全。通过这样的讨论,幼儿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担忧,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有效增强了自身的共情能力、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在内心深处埋下一颗合作共赢的种子。

三、开展成果反思分享,增强幼儿自我认知

如何准确认知自我、发挥自身的个体优势是社会情感教育的内容。作为人生成长的一大核心主题,教师必须重视幼儿阶段的自我认知教育,以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环节为契机,引导幼儿展示项目活动的实践成果,认识自己在项目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优势,形成更加全面的自我认知。

完成“积木建构我能行”项目活动后,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室的空白区域设计积木成果展览空间,为不同小组划分不同的区域,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介绍自己在积木建构中作出的贡献。某个小组认为超市是自己熟悉的空间,选取超市作为建构对象。其中,小组长豪豪小朋友说道:“我负责带领小朋友们完成所有的任务,大家可开心了。”小组成员菲菲小朋友说道:“我负责组装超市中的食物。”小舞小朋友不甘示弱,接着说道:“我用不同颜色的积木,制作了超市里面的蔬菜、水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社会情感发展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持续的重要教育任务,可能会在项目实践中遇到新的挑战与问题,强调教师在项目活动中的调整与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辩证分析自己与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角色作用,不仅要关注幼儿在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发展,发挥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也要合理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让项目式活动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宝贵经历,促进幼儿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 . 社会情感学习:为幼儿发展奠基 [J]. 留学 ,2025,(13):88.

[2] 林娟 . 具身认知理论下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路径 [J]. 天津教育 ,2025,(18):186-188.

[3] 朱苗清 . 项目式学习驱动下的幼儿深度探索——以“月球基地大创想”为例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5,(06):78-80.

[4] 陈云花 . 项目式学习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J]. 文科爱好者 ,2025,(04):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