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引导下幼儿自然教育中科学探究习惯的养成研究
蔡静芳
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引言
幼儿的科学探究习惯来源于持续可感的小经验,依赖于持续、真实、可感知的日常经验。原因在于这个年龄的学习以直接操作与模仿为先,家与园若能共用同一种简明表达与相似材料,幼儿就能在重复且温和的节律中形成稳定的“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相关政策将科学探究置于课程与家庭教育的交汇处,倡导校内与家庭、社区协同推进;建构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为此提供坚实支点,前者强调通过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概念,后者指出示范与同伴互动能强化探究行为。
一、“从影子开始”的微观察循环:在变化中学习描述与记录
影子是入门友好且风险极低的对象,影子观察能把“观察—指认—描述—记录”串成一条短链:孩子先用手指勾出影子的边,再说出“变长了或变短了”的直观判断,随后在地面或纸面留下一笔记号,最后在分享时说出“在什么位置看见了变化、自己怎么判断的”。成人的作用是提供稳定的观察环境与简短的语言提示,如在阳台或户外角固定一个靠墙点,在地面轻画基准线,并提醒孩子“站在同一边、面向同一方向”。语言要短,动作要稳,证据要看得见[1]。
例如,教师在户外靠墙处用粉笔画出一条基准线,旁边放着几支短粉笔与一张夹板。孩子与家长在傍晚回家时会在阳台地面做同样的标记,靠近窗边的一角成为家庭观察位。孩子先把小棍立在基准线起点处,用脚尖轻踩住底部,另一只手比划影子末端的位置,家长轻声提示“把末端点一下”,孩子就用粉笔点下一个小圆点,并说出“今天更靠近门口了一点”。返园分享时,教师让孩子把两张位置图贴在展示板上,并用一句短话复述“靠墙的影子变短了”。那影子为什么变短了?教师只给出“太阳位置变了”的提示,让孩子保持自己的猜想表达即可。若天气不适或地面湿滑,活动立即改为“在走廊窗边观察手影”,保留观察与描述,暂缓地面标记。
二、“厨房颜色”的小实验:建立“猜想—验证”的思维路径
厨房环境中常见的食材与调料为颜色变化类实验提供了丰富且安全的材料,是建立“先猜想、后验证”的温和通道。颜色实验的核心是把变量收束在孩子能看见的层面:容器相似、量大致相当、动作先后清楚;孩子先说“我觉得会变成怎样”,再把两种常见调料分别滴入,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结果。成人避免给出标准答案,重点保障操作安全与流程清晰。记录可以是两张并排的照片,也可以是一句原话写在纸边。若担心弄脏台面,可在水槽边铺一张厨房纸,托盘承接;若闻味不适,就把鼻子远一点,只看颜色,不强求搅拌。家长可提醒孩子比较“哪一杯更偏红、哪一杯更偏蓝”,并把“先说、后做、再说”写在角落,方便下次复做与分享。
例如,家长与孩子把紫甘蓝叶放入温水中浸泡,得到一杯浅紫色液体,放在厨房靠窗的台面上;旁边准备稀释后的醋与少量小苏打水,容器大小接近,勺子放在托盘里。孩子先说“我觉得会变成更深的紫”,接着用勺子各加上一小勺,不混用器具,眼睛盯着颜色的变化,并说出“这杯更偏红,那杯更偏蓝”。家长把孩子的原话写在纸边,拍照留存。返园时,教师请孩子讲清“先做了什么,再看到什么”,同伴提一个“如果把顺序换一下会怎样”的问题,孩子微笑着说“我下次想先放另一种”。若孩子闻到酸味感到不适或担心弄脏餐桌,家庭立刻把活动转到水槽边的小托盘中,并减少一次加入的量,保证舒适与安全 [2]。
三、“阳台种子”的培育观察:在缓慢变化中学习比较与等待
植物培育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公平比较”和“长期观察”的意义,尤其适合练习公平比较与耐心等待。公平比较不必复杂,只需保持容器相似、摆放位置相近、操作动作一致,然后改变一个容易解释的条件,如光照更近或水量稍多;孩子以“差不多一样”为出发点,以“有一点不同”为结论,学会在缓慢变化中记录与表达。成人负责把控节律,提醒在固定时段看一看、说一说,不急于求成。
例如,教师让孩子把两组常见种子放进相似的小杯中,棉纸湿润到刚刚盖过种子,两杯并排放在靠窗的架子上;家庭在阳台复制这一摆放。孩子每天走近靠窗位置,先看颜色,再看形状,试着用“更鼓一些”“更白一些”这样的词描述;当有一杯出现微小芽尖时,孩子在观察页画下短短的一条线,并说“今天有尖尖了”。家长在家园联系册写下“放在花盆后面的位置,阳光更柔和”;返园时,教师引导孩子用两句短话比较“这杯靠近窗子,那杯靠近墙面”。若出现过度浇水或棉纸变味的情况,活动立即回收为“先只观察与通风”,由教师统一更换材料,再继续观察。
四、结束语
家校协同的意义,在于把力量汇聚到同一条清晰主线上:用熟悉场景与低成本材料承载幼儿的科学探究,让观察、猜想、操作、记录与分享在温和节律中反复出现。自然教育给了孩子与环境对话的机会,协同机制则让这份对话持续而稳定。只要目标同向、流程简明、边界清楚,幼儿就能在一次次看得见的证据中,形成愿意看、敢于问、乐于试、能够说的探究习惯。当节奏失衡或兴趣走散时,家与园随时把任务面缩小、把材料变轻、把位置拉近,再次启程。简洁而真实的行动,便是最好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高园园 . 基于全民科学视野的 " 三自式 " 幼儿科学教育模式探索 [J]. 2024(21):35-37.
[2] 蒋云 . 家校合作领域自然教育与 STEAM 教育的融合 [J]. 教学与管理 , 20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