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

作者

王晓然

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引言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体现出自身的角色定位,在班级管理中要打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从而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学生良好品德、交往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有效优化提供保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管理理念比较滞后

某些班主任往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秉持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将自身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其强调学生对规则的无条件服从,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都会造成严重限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力和动力,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会造成严重影响。

1.2 家校合作存在障碍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合作对学生的教育发展都有着关键作用。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某些班主任和家长往往缺乏协调有效地沟通和充分合作。一方面,班主任未能全面系统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由此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家长的意见或建议班主任往往没有充分重视或关注,因此导致家校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协同推进会造成严重影响。

1.3 班级实践活动开展不足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好实践活动,强化主题导向是关键所在,可以使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有效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某些班主任往往并没有高度关注班级实践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某些班主任往往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或在活动组织方面面临较大难度,而减少班级活动的开展次数,导致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充分融入,无法实现融会贯通。也没有足够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充分更新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其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化差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进而充分突破传统的权威式管理模式,在民主平等的管理模式推动之下,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出更加良好成效。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中来,使学生在自我管理和约束之中实现成长和进步。例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融入进来,共同讨论和分析,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进而确保相关规章制度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为学生接受和遵循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要通过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具备内在动力。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鼓励,例如,可以通过荣誉称号、物质奖励、语言表扬等相关模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然后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得到认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例如,可以设立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品德之星等相关荣誉称号,定期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从而充分体现出应有的班级管理效果。另外,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状态都要充分了解,然后通过主题班会和心理咨询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乐观心态和坚强意志品质的树立提供有利条件。

2.2 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家长进行协调沟通,确保有充分的联系和多元化的沟通渠道。通过多种方式保持沟通,除了传统的家访或家长会,也要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综合作用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明确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在协调沟通中有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此发挥合力,促进学生积极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为其实现良好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例如,邀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班会和兴趣小组活动,开展音乐、绘画、书法等相关活动。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安全保卫和组织活动,使班级管理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班级管理工作,增强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2.3 创新班级实践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发展

班主任要有效优化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明确相应主题内容。例如,有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在主题班会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活动,通过课堂讨论、知识问答、小品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活动中自主践行。这充分体现出班级活动形式的创新和优化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通过事故调查、访问参观、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实现学以致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体现班级管理的根本价值,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强家校合作,创新班级活动和实践形式,为学生打造更加良好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体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 张杰瑞 .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J]. 教育研究与实践 , 2024(5): 45- 48.

[2] 王与圆 . 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路径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3(12): 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