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实践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

林珠兰

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鳝溪校区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信息科技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在教学方法等相关方面都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相关信息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习的实用性,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 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定位比较模糊

某些教师在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明确对应的教学目标,或者无法进行精准把握。在目标制定方面,往往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没有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目标设置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现状,没有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综合效能和实际能力。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特别困难或无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会造成严重影响。

1.2 教育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某些教师的具体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演示-练习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单一化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造成限制。

1.3 实践活动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至关重要,但某些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实践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活动的设计难度不够恰当,要么过于简单,导致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缺乏挑战感,要么过于复杂,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教师的全程帮助和指导。这些情况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受到严重限制。

2 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2.1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落实目标导向原则

教师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之前要针对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和教材基本要求进行充分明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和有效落实。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效优化,在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信息时代和创新思维,在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效加强。例如,在认识计算机硬件的课堂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目标设定时要确保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名称和功能有充分了解和认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也可以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方向,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以致用

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改革创新,以此为教学实践有效性提升提供关键支撑。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充分应用。以此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内在驱动力量。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面要有效优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技能充分掌握。例如,在针对制作电子贺卡的课堂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设计相关驱动型任务,让学生为妈妈制作一张母亲节电子贺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图片插入、文字编辑等相关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融入项目式学习法,结合相关主题设计相对应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目标。例如,在走进互联网单元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有效设计“我的互联网探险之旅”项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联网的功能使用技能、网络安全知识等内容,并进行有效探索。利用制作演示文稿或者手抄报的形式,对学习成果有效展示。通过该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强化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3 优化实践活动,强化学以致用

教师在推进实践活动时,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现状,体现出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层次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之中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在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实践方面,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确保学生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文字处理相关知识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有效设计制作班级学习计划表以及编写小故事等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掌握相关文字输入、编辑和排版登记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和实践操作,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在图形绘制等内容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一幅主题画,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作,为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利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在落实对症下药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策略,在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方面有效加强,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20(12):89-90.

[2] 李明远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探究 [J]. 基础教育参考 , 2021(05):67-69.